时光回到1993年10月13日,结束快一年的务农生活,我离开生我养我的故乡,前往我的第二故乡﹏北京,开始我的创业生涯。
这一待,就是十七年,在这十七年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心酸。
1997年,刚过完春节,北京金隅大厦装饰工程就开始了。
由于之前打工时所跟的几个老板都觉得我不管是为人还是技术都还可以,就把我介绍到当时承包金隅大厦施工的总承包商深圳洪涛公司,以按照人工个数(每个人工每天按80元计算,按人头计数)的方式承包其水电的施工。
当时我手下有二十几个员工,技术工占三分之一,中工占三分之一,小工占三分之一,平均每个工我赚40块,每天收入900多块。
由于手续问题,工程只进行了二十多天就停工了,短短的二十多天,我赚了一万九千多多,那是我第一次一次性拿那么多钱,也算是我人生的第一桶金吧。
那一年,我23岁,这是我经常炫耀的一件事,毕竟是我真正的第一次做包工头,做老板。
那一年,是上帝眷恋我的一年,离开金隅项目后,我去了北方装饰艺术公司,在哪里,我认识了化工部的部长等很多朋友,虽然在事业上没有帮我什么,却在为人处世,社会关系上学到很多东西,算得上受益匪浅吧。
香港回归后,由于待遇问题,我又去了香港哥顿北京公司,主刀了新东安市场的三个电梯大堂的设计和施工,得到业主方和公司总部的一致好评。
刚过国庆,深圳洪涛在金朗大酒店的项目要开工了,这次我以清工的方式做了该项目的机电工程。
于是从哥顿辞职,离开的时候,总经理陈平挽留的眼神,我至今还历历在目,我从内心感激她给我锻炼的机会,在这里还是要对您说声:谢谢您,陈姐。
金朗酒店的项目还算顺风顺水就完成了,工程款收得也很顺利,同时也认识了很多朋友,这些朋友为我在北京的创业给予了很大帮助,也是我越来越爱北京的原因。
那时的朋友,不知道是我的真诚感动了他们,还是他们的仁义,随时都有被关怀,被问候的温暖,虽然他们都是当地的名流,从来没有被他们看不起的感觉,比如我没有事或者没有地方可去的时候,去他们的那里转转,总能有回家的感觉。
时隔二十年,很多朋友已经不再联系,也有些联系不上了,不知道你们怎么样了,亲们,我真的很想你们,过段时间,我一定回北京看你们。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