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小李,今天是我努力写作不上班的第98天。
希望我的文字可以为你带来一些有趣的观察:)在即刻上看到一张“相亲市场评分表”,讨论度很高,被网友称为“当代相亲必备神器”。
不少人拿着表格一打分,瞬间有了种“我的爱情能不能成就看这几项”的错觉。
不敢私藏,赶紧分享给大家,尤其是正在相亲或者有相亲计划的小伙伴们,你值得拥有。
男士版女士版这两张表格可以说是全方位无死角地量化了相亲中的各种“硬性条件”:从年龄、身高、身材、颜值、婚史、学历,到房子、车子、负债、年收入、家庭背景。
比婚介考虑得都全面。
既有外貌的颜值打分,也有文化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综合考量。
可以说是一张非常全面的“打分表”了。
当然,感情这种事不能光看这些硬邦邦的条件。
真正相处下来,三观是否契合、生活习惯是否合拍、对方的人品和待人处事的态度,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不过,正如我几个相亲经验丰富的朋友所说,初次见面时还是得先聊清楚各自的硬性条件,避免后面出现“不合适”的尴尬场面。
如果在基本条件上就有很大差距,还是别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我抱着好玩的心态把这两张表发到了朋友圈,没想到最积极回应的竟然是那些已经有对象或者已经结婚的朋友们!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给自己和另一半打分,甚至还开始比较谁的分数更高。
有些人感叹自己和另一半“势均力敌”,从校园恋爱到修成正果。
也有一些朋友表示,虽然自己跟伴侣的分数差距大,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感情生活,甚至还有种“互补”的感觉。
这份评分表只是作为参考,毕竟感情不是靠几项打分就能衡量的。
但要是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社交实验,也挺好玩。
我认识的朋友里,最高的分数是70分,这个评分标准还是蛮严苛的![捂脸]表中的某些打分维度,可能更符合一线城市的标准。
比如房产这一项,在一线城市,房价动辄上百万甚至更高,这也让购房能力成了非常重要的加分项。
但如果放到四五线的小城市,这个标准可能就不那么合理了。
像在一些小县城,50~80万的房子已经算是不错的选择,而表格里的年收入要求也能适当调整一下。
再说到“身材”和“颜值”,这俩维度属于见仁见智的领域,每个人对美的定义都不一样。
有人喜欢瘦一点的,有人就偏爱肉嘟嘟的“可爱款”,甚至有的人认为微胖才是最健康的。
所以啊,这部分分数,纯粹就是个参考,重要的还是看你心中的“理想型”是什么。
这个“相亲市场评分表”确实挺有意思的,但它并不能完全决定一段感情的成败。
感情这事儿,更多的时候还是要靠相处、沟通、理解、包容,最后才能走得长远。
硬性条件再高,也不一定能让感情保鲜;反之,硬性条件一般,但俩人有默契、有话题、有共同的生活目标,这样的感情往往更牢固。
它可以作为你了解自己和对方的一个参考工具,但最终还是要通过相处来感受对方是不是“对的那个人”。
相亲市场本来就有点功利化,这个评分表更是把功利性推向了巅峰。
感情本应是轻松自然的,而不是从一开始就被一套标准框死。
打分高不代表感情就稳,打分低也不一定代表没戏。
分数之外的很多东西才是感情的核心,比如彼此的相处模式、共同经历的成长,等等。
#寻找热爱表达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