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学会打破常规思维,不被标准框住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说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涌向中国,把工厂设在中国,因为什么? 是因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 不是, 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比中国的廉价的劳动力很多。
是因为中国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所以引起劳资纠纷的现象比较少,这个是主要原因。
这件事情之让我陷入了沉思。
中国毫无疑问在发展中国家在哪一个方面都是处于优势, 然而泱泱中华缔造了几千年的文明,孔子被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教育不能达到“之首”这个位置呢 ? 我们拥有了几千年的文明,同时我们也被几千年文明所拥有。
对于几千年的文明, 我们应该传统还是传承,值得深思。
提高全民族文化的基本方式就是学校教育,然而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人, 大多数都是平庸的人,都是螺丝钉, 充其量就是一个工具人,来满足社会大生产的需要。
学校是一个团体,用统一的规范来培养统一的人,用的是统一的课本,统的老师,统一的考试,统一的模式,甚至答案都是统一的。
说白了,就是为了工业化时代输送大批工人,这一系列的统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可想而知吧?我们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小时候在学校认真学习,遵守纪律,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 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活生生的接受这种应试教育, 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敢与众不同,只会学习标准,按照家长老师要求的好孩子标准来要求自己。
我们的一切都被标准化,不敢反抗,不敢做自己, 没有独立卫生间思考能力,一生被标准化奴役。
往往人才都是不接多标准化这个载体,他们敢于做自己,有张场的个性, 有天不怕,地不怕的秉性,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向标准化提出挑战。
例如,爱迪生总是打硬砂锅问到底,被老师骂成傻瓜,就是这个傻瓜,创造出了一千多项发明,加速了人类发展的进程。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大家都知道,他们就是没有被标准化,敢于对标准化提出挑战,最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当然,我不是说学校教育不好,也有很多人通过正规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敢于对标准化说不,要时刻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标准化只能让人及格,不能让人优秀。
也不是说高学历不好,而是说不能被高学历的思维框架框位。
其实我认为,人的成功不是学历决定的,高分低能的人很多。
不管是受过教育的还是没有受教育的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都是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标准化的世俗观念的束缚,敢于说不,敢于对传统规范进行挑战,不按既定的模式走大家的路, 而是按照自己的模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殊的路。
女博士为什么不好嫁人? 因为她在学校呆久了,过渡理性和完美主义,她已经被标准化了。
可能一生就孤独终老,其景可悲也!人生就员一个不断破框,把别人装进框里的过程。
两败惧伤时,你比别人多一口气,你就是赢家。
同理同样面对标准化时,你比别人多思考一会,你就是胜者。
在路上不走寻常路,在规则中打被规则, 在框架里打破框架,有文化的,没文化的,不为钱去赚钱,有智慧的做个傻子,就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