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防水手机进水,厂商到底该不该保修?(防水的手机掉到水里有事吗)

发布:2024-09-28 浏览:48

核心提示:近日,国外一名 19 岁的学生在旅行途中,手机不慎落入泳池。苹果一直声称高端 iPhone 具备一定程度的防水性能,可以承受一定深度的清水浸泡。然而,当这名用户的 iPhone 因意外进水导致手机损坏时,苹果却拒绝提供保修服务。一名律师为此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在广告中宣传 iPhone 的防水功能,却在保修条款中不承担进水损坏的责任。这不禁让果子想起 iPhone 的一个广告。一位被大雨淋了个透心凉的人仍然面无表情地,在雨中使用 iPhone 12 打着电话,随后在屏幕就飘过了一行字——“放心,有

近日,国外一名 19 岁的学生在旅行途中,手机不慎落入泳池。
苹果一直声称高端 iPhone 具备一定程度的防水性能,可以承受一定深度的清水浸泡。
然而,当这名用户的 iPhone 因意外进水导致手机损坏时,苹果却拒绝提供保修服务。
一名律师为此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指控其在广告中宣传 iPhone 的防水功能,却在保修条款中不承担进水损坏的责任。
这不禁让果子想起 iPhone 的一个广告。
一位被大雨淋了个透心凉的人仍然面无表情地,在雨中使用 iPhone 12 打着电话,随后在屏幕就飘过了一行字——“放心,有 iPhone”。
广告在展现黑色幽默的同时,形象地表达了防水性能。
但广告毕竟是广告,是理想情况。
现实中市面上所有支持一定程度防水性能的智能手机,都会在宣传页末端用小字备注,是特定情况。
理想和现实的摩擦,导致用户的期待和厂商的宣传不成正比。
也就出了开头那档子事。
手机防水该不该保修这件事,说起来太复杂,有机会再出视频稿和大家好好聊一下。
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手机是如何防水的?手机防水的界定在哪?进水后应该如何挽救自己的手机?首先,我们可以了解防水的原理。
手机防水的第一个要素,是精妙的结构防水设计。
优化手机的整体结构,减少机身的拼接设计,从而减轻对机身裸露缝隙密封的压力。
当然,现阶段手机不可能一体无孔无缝隙。
所以第二个要素,是对这些缝隙所做的保护手段。
如果你经常看享拆的手机拆解,最熟悉的台词,莫过于“第一步关机取出卡托...内部有防尘防水的胶圈”。
其中提到的防水胶条,就是一种防护措施,那密封圈是一种,扬声器和听筒里的滤网也是一种。
防水胶条和密封圈就像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嘛,讲究一个“堵”。
而滤网的孔径小于水分子团的,所以水就像个大胖子,根本进不来,不信你现在就可以滴一滴水在听筒上面,看看是不是只能停留在表面?当然,在高水压下,水还是会渗透进滤网的,这时里面的橡胶圈就阻碍水的进一步推进,让水停留至此,自然挥发。
有的同学就会问了,那充电口、耳机孔这样没有滤网又是大面积开口的,该怎么办呢?这就不得不提第三个关键要素,材料涂层。
充电口、耳机孔的内部,会填满纳米涂层,用于降低水的附着能力,从而达到防止水腐蚀金属触点的目的。
因此,通过对防尘防水不同的处理方式,等级制度出现。
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标准,IPXX 中的“IP”代表 Ingress Protection,即侵入保护。
这个标准由两个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防尘等级(0-6),第二个数字表示防水等级(0-8)。
虽然 IP68 是目前防尘防水等级标准的最高级,但根据其测试的条件不同,宣传上也各不相同。
比如有的手机测试标准是 6 米,有的是 2 米。
水深差异为何会巨大?这是因为其他因素不同所导致。
比如有的厂商会在无流动清水的情况下测试,有的会测试 30 分钟,有的测试 1 小时。
有的写了温差,有的没写。
所以这里划重点啊,厂商宣传的防水性能,只是在它的实验室环境下所达到的。
不要看着手机都能下水几米了,就喜欢用水龙头冲一冲。
如果水龙头的水压过高,相当于手机到了更深的水域,进不进水就很看运气。
听果子一句劝,与其知道它有 IP68,还不如当它没有,不特意碰水就能无事发生。
也有人说,防水溅不防“手贱”。
但果子认为锅不应该甩在用户身上。
因为在宣传上,这些 IP68 的手机,既能在大雨中打电话、又能随主人下水,一直在给消费者一种防水性能很强的暗示。
但实际情况就如前面所提,测试条件十分严谨的现实,和广告理想中效果,是有着极大差异的。
对此,厂商还会特地注明“防溅、抗水、防尘功能并非永久有效,防护性能可能会因日常磨损而下降”等声明,而且在果子认知里,也从来没有一家厂商说,进水了我给你保修。
假设,你的手机真的不幸进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立即关机,取出 SIM 卡,用纸巾擦干表面的水,将接口朝下轻拍,最后放置干燥通风处让水晾干,如果天气情况不理想,放米里也可以。
千万不要做的是用吹风机吹干,这可能会熔坏内部元器件,并把水吹至更内部区域。
也千万不要甩手机,这会加重内部进水现象。
做完这些,再尝试联系官方售后,虽说保修希望渺茫,但争取一下总是好的。
归根结底,用户和厂商的核心冲突在于,对防水性能的效果产生分歧,以及涉及到进水保修的售后政策的难以界定。
比如,手机进水多少米深,多少时间?厂商应该也没有绝对准确的手段能检测出来。
而如果支持进水保修,是否会有人恶意泡水骗保?毕竟天黑路滑,人心也复杂。
虽然厂商在关于进水这件事的声明上,堪称无懈可击。
但用户不是律师,不是所有人都会去看末尾的行行小字,开头所提到的进水诉讼事件,不会是第一起,也绝不是最后一起。
关于进水保修,用户和厂商就像在进行一场漫长的拉锯战,责任的划分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清。
期待更细致、更科学、更合理的售后政策来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参考资料:IT之家、苹果、华为、知乎编辑:辉仔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攻略】8条潜水表干货告诉你!200元~30000元的潜水表哪些值(便宜潜水表) 下一篇:天燃气热水器选购注意什么 天燃气热水器的禁忌是什么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