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市老城区解放路北头,有一个大院,七八十年代这里曾经是红极一时的国营企业,最鼎盛时有60多名工人,可随着岁月的洗礼和科技进步,这种老旧款式的锁具已经在逐渐退出市场。
图为锁厂大门虽然现在很多人家已经不再用这种锁了,但是在一些偏远的乡村,这种锁具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因为它的防盗能力确实很不错。
怎么样,这种锁具是不是也勾起了你的回忆,它曾经是那个时期安全的符号,特别是在农村,几乎每家每户的门上都会挂一个这样的锁具。
透过这两扇锈迹斑斑的大门,人们恐怕很难看出它曾经的辉煌,有的只是落寂和沧桑,曾经的辉煌已经不在,它所经历过的蹉跎岁月,也不是我们这些外人所能知晓的。
如果不是地上的铁屑,很难看出这是一个还在生产的厂子,据工人师傅介绍,现在厂子里只有10几个人还在按部就班的上班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锁具为全手工制作,每一道工序都是依靠工人双手打造,最后在进行拼装、烤漆,制作成牢固的锁具。
不得不说,这种手工制作的方式和现代的机械化生产已经不能相比了,落后的设备和老旧的款式,可能也是这个厂子走向败落的一部分。
不过这个厂子正在面临着拆迁的命运,随着护城河的扩建工程,它将在地图上消失。
这个曾经在整个中原地区首屈一指的锁厂,在不久的将来将难觅其踪。
而拆迁应该是那些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一次受益机会,因为这个厂子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能力给职工交保险金了,如果拿到补偿款,有可能会解决掉这一部分的遗留问题。
这个厂子里有没有你的记忆,岁月如梭,相信能够知道这个厂子存在的,怕都是已经两鬓斑白的人了。
趁着厂子还没拆迁之前,赶紧回来看一下自己曾经工作、战斗过的地方吧!图为锁厂办公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