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厦门LED产业为何能取得优异成绩?

发布:2024-09-29 浏览:57

核心提示:台海网10月1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以“品质、创新、专业、专注”为特色的LED产业“厦门模式”被业界称为我国发展LED产业两种模式之一,成为全国LED产业发展的缩影和样板。那么,厦门LED产业为何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厦门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孔曙光从11个方面为我们给出了答案:●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第一个制定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2003年,市政府委托市科技局成立厦门市新兴产业办公室,编制“光电、软件、生物医药和科学仪器”“3+1”新兴产业规划。2004年4月,《厦门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发展规划》

台海网10月10日讯 据海西晨报报道 以“品质、创新、专业、专注”为特色的LED产业“厦门模式”被业界称为我国发展LED产业两种模式之一,成为全国LED产业发展的缩影和样板。
那么,厦门LED产业为何能取得这么优异的成绩,厦门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孔曙光从11个方面为我们给出了答案:●产业发展,规划先行———第一个制定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规划2003年,市政府委托市科技局成立厦门市新兴产业办公室,编制“光电、软件、生物医药和科学仪器”“3+1”新兴产业规划。
2004年4月,《厦门市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市政府发布实施了《厦门市光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等3个新兴产业规划,厦门被公认为全国LED产业响应最早、反应最快、组织最实的城市。
●亮出品牌,基地承载———第一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2004年4月13日,科技部将“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称号授予厦门,厦门成为第一个国家基地。
这是厦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厦门半导体照明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厦门由此进入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的“国家队”,纳入了国家宏观布局。
到2013年,厦门成为科技部A类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最高级别),是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仅有的两个基地之一。
●国际交流,两岸合作———第一个两岸LED产业交流合作大平台2004年4月,两岸光电展区首次亮相第八届台交会,揭开了厦门和台湾光电界交流、合作和对接的新篇章。
2005年台交会期间,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工作会议选择厦门为主办地,同时举办中国国际半导体照明论坛。
从此,厦门光电系列活动(包括LED产业技术论坛、光通信高峰论坛、光电展览、产业技术对接会和海峡两岸照明采购对接会等)每年与台交会结合,成为国际和境内外光电业界重要交流、合作和对接的桥头堡和纽带,也成为台湾光电业界赴大陆梯度转移、投资、创新创业的窗口,并连续5年达成意向采购金额约2亿美元,促成“海峡两岸光通信产业联盟”于2011年在厦门落地。
●照亮城市,拓展市场———第一个大规模实施半导体照明夜景工程2005年,我市实施“春节亮灯工程”,厦门成为全国首个大规模实施LED夜景工程的城市,锻炼了企业,拓展了市场。
2006年1月,央视《新闻联播》对我市LED产业与夜景建设经验进行报道和推广。
北京奥运会筹委会专程来我市考察并邀请我市企业参与奥运LED相关工程。
11月,福建省在我市现场会推广建设经验,促使“海峡西岸城市群LED夜景工程”快速推进,达到了提升我市城市品牌、促进LED产业发展、带动旅游的目的。
●重点发展,龙头带动———第一个开展国家产业基地骨干企业认定厦门市注重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整个产业前行,提升竞争力。
2005年3月,厦门市在全国率先创新认定基地骨干企业,在市场开拓、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同时开展城市产业融合发展之路的探索,使厦门基地辐射到周边城市,和漳州市合作,首批认定了厦门通士达照明公司、厦门三安电子公司、厦门华联电子公司、漳州立达信绿色照明公司、漳州国绿太阳能科技公司等16家骨干企业,给予市场优先地位。
●建立规范,制定标准———编制首个地方半导体照明技术规范和两岸互通标准厦门LED产业发展一直坚持走“重技术、重质量”道路。
2005年10月,市科技局指导组建了市LED应用示范与指导专家组,推进我市建立了“春节亮灯工程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并编制了全国首个半导体照明地方技术要求(2006年上升为全国首个半导体照明地方技术规范)。
2010年,我市与台湾LED路灯联盟、台湾工研院等编制了《LED路灯照明技术规范》等两个两岸互通标准,为国内首批两岸互认互通的标准,厦门在推进两岸共同市场中又获得了先机。
●社会力量,中介参与———调动各方积极性,全方位推动产业发展2004年8月,厦门市光电子行业协会成立,成为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协会以市场为导向,协助政府推动、协调、组织和实施产业发展,加强企业间互动联合,协同交流,抱团发展。
后来,福建省光电行业协会也依托我市协会成立,设在厦门。
此外,民办中介组织厦门LED促进中心,也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全国LED业界的明星机构,“登堂入室”参与国家重大产业活动。
●公共服务,创新支撑———建设第一个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检测平台注重公共技术服务,引领企业创新发展是厦门市LED发展的一大特色。
2006年11月,厦门半导体照明评价与检测体系建设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成为全国两个之一。
2006年12月,厦门市半导体照明检测认证中心成立,2008年该中心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国家半导体发光器件(LED)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标志厦门光电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和检测平台的建设迈向一个新台阶。
市财政前后共投入1个多亿打造当时全国建设最早、投入最大和技术最先进的LED检测中心,各地纷纷前来学习。
以此为契机,我市先后投入巨额科技经费,建设了产业技术研究院、台湾科技企业育成中心、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等涉及光电产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有力引导和支撑产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机制,协同研发———最早组建城市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08年7月,市科技局发起成立“厦门光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开全国先河,探索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
联盟独辟蹊径,策划实施了“LED路灯技术创新及示范工程项目”“高效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联盟项目,不仅攻克技术难点,促使我市LED技术水平、规模持续领先全国,还突破了台湾技术的封锁,又提升了企业间技术合作,为全国产业技术战略联盟建设贡献了厦门方案,被科技部推广到全国。
●拉动经济,应用带动———成为首批国家“十城万盏”示范城市2009年,厦门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十城万盏”第一批示范试点城市,我市制定《创建“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建立厦门市“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示范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若干意见》,授予28家单位为“十城万盏”示范工程参与单位,为推动我市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市场载体和空间,成为全国LED应用照明创新典范。
●两岸搭桥,推动合作———为两岸LED技术合作探索新路厦门与台湾地区在半导体产业、光电产业方面始终紧密合作,成为两岸交流的一个亮点。
台湾业界专家学者、企业多年来高频度来厦门交流合作,台湾LED产业龙头企业开发晶(国联、晶电)等纷纷主动来我市寻求合作机会并落户。
2010年,国家发改委“两岸搭桥计划”———半导体照明示范工程花落我市,以“中华牌,代表两岸最高技术水平”为目标,厦门在全国第一个完成“两岸搭桥”计划LED路灯项目建设,被国家发改委等评为工作最实、效果最明显的两岸搭桥工程,有力推动两岸合作。
(记者 钟宝坤)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厦门海莱照明取得 LED 青空灯相关专利,得到青空蓝的光效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报价 装修网 装修风格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