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大先生大先生的一位粉丝李哥,这段时间看中了碧海的泰华阳光海这个小区,准备投资一套1300万以内的房子。
但让李哥没想到的是,自己挑中的几套房源,哪怕一分钱都不砍,当场直接买,业主都不卖。
业主给的理由是:我自己也在看房,在我没买上之前,都不和你谈!我帮李哥问了这个片区熟识的中介朋友,正好有一个新出的房源,112㎡的三房,总价1100多万,比较符合他的要求。
不过李哥说,他自己也看到了这套房源,正准备过去看房。
过了不到一小时,中介朋友又告诉我,房源失效了,业主已经卖掉了。
我当时只是小小感慨了一下:总价1000多万的房子,一眨眼就没了,卖得可真快啊!到了晚上,突然想起来,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啊!赶紧问李哥:这套房子,是你买下来了吗?李哥说:是啊!签合同之前,还是被业主临时加了价!虽然多花了十几万,但李哥觉得房子还不错,怕后面还会再涨,就赶紧下手了。
恭喜李哥买到房的同时,我也在思考一个问题:碧海片区到底是怎么涨起来的,为什么能火成这样?012019年9月份,我去碧海踩盘的时候,片区的二手房均价只有5.95万/㎡,大多数楼盘的挂牌价集中在5-7万/㎡之间。
现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碧海的均价已经高达9.6万/㎡,涨幅超过60%。
很多小区的实际成交价,也已经高得不可思议。
比如泰华阳光海,2019年11月成交的一套115㎡的4房,总成交价868万,单价7.5万/㎡。
再看2020年11月的成交记录,同户型单价直接去到了10万+,总成交价1185万,一年涨了317万。
泰华阳光海对面的松茂御龙湾,刚刚交房不久,很多房子还没满5年。
2019年11月,一套89㎡的3房,成交单价7.2万/㎡,总价645万。
同户型最新成交单价10.3万/㎡,总价920万,一年时间涨了275万。
再比如玉湖湾,处于碧海的边缘地段,都快靠近西乡了,小区也只有巴掌大。
2019年11月,成交单价不过7.2万/㎡。
今年715新政之前,已经快速涨到了9.6万/㎡。
715新政后,也许是梁静茹给的勇气,业主心态莫名爆棚,挂牌价最高挂到了13.5万/㎡,相比一年前几乎翻倍。
要知道,碧海有很多次新小区,业主买入还没有满5年,要承担很高的豪宅税,依旧能有如此涨幅,确实让人很难理解。
02很多人不理解的是,宝中至少存在各类看得见的利好因素,目前只是觉得价格高,但并没有否认宝中未来不值这个价。
碧海飞机噪音那么吵,学位也远不如南山、宝中,也能卖到10万+,凭什么?客观地说,除开飞机噪音之外,碧海整体的居住体验还是非常不错的。
整个碧海以2009年后建成的次新小区居多,二手房普遍花园大、户型方正、赠送多,地铁、商场、公园、学校配套齐全,而且基本没有农民房拖后腿,片区面貌在整个宝安仅次于宝中。
2019年11月29日,腾讯竞得大铲湾用地,企鹅岛的进驻,则成了碧海这一轮上涨最直接的导火索。
至此,碧海的房价就开始撒了欢地高涨,即便是715新政后,势头依旧不减。
但很多人对这个解释也并不买账。
碧海的面貌和配套是现成的,企鹅岛的概念也早已炒过了,业主们哪里来的底气敢继续抬价,难道碧海的未来还有利好支撑?除了腾讯落址大铲湾和大仟里开业,以及交通上还有利好外(15号线在碧海经海城路,穗莞深城际延长线在银田路与宝安大道交叉口设立银田路站),碧海自身基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直接利好和规划。
此外,学位优势不明显,飞机噪音困扰依旧,也严重限制了碧海居住品质的进一步提升。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下结论,碧海的房价,已经被严重透支了?03一个片区价格体系的建立,是需要买家花时间去认可消化的。
短时间的迅速拔高,确实会让人产生站岗与不信任的错觉。
但是,碧海这波上涨,除了业主普遍跟风外,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地域因素支撑——宝中外溢的置业需求。
承接宝中外溢,最先有机会的其实并不是碧海,而是更近宝中的翻身和坪洲一带。
对于翻身,很多人是犹豫的,虽然和宝中一街之隔,但老旧小区云集,片区面貌实在堪忧。
至于坪洲,更是老小区和农民房的天下,稍微新点的小区就圣拿威和QCC,选择空间实在有限。
如此就给了碧海机会。
在地理上,碧海属于西乡,但在规划上,碧海是宝中的一部分,两者的城市配套是一体的。
只要宝中未来有机会涨,而区域内能选择的小区有限;或者预算买不到宝中,又想买新一点且离宝中近的小区,同时未来有机会跟随宝中发展大势向上,碧海就是满足这些条件下的不二之选。
对于有总价约束的购房者来说,同等预算在宝中只能买个2房,碧海却能买到3房,而且不少小区还能看海景。
这是宝安非沿海区域(翻身、西乡、老城区、宝中学位一带)无法媲美的优势。
正如后海滨路西侧的小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深圳湾,碧海的想象空间,就是在做好“宝中后花园”的同时,使劲蹭宝中的利好。
04那么,碧海现阶段还值得买入吗?有人说:既然碧海能承接宝中外溢,而宝中扩容的利好还未兑现,未来肯定还会涨。
最近网上也在盛传,某知名炒房团宣布把碧海作为下一个炒作目标,已经开始在碧海大肆扫货。
我并不否认这样的观点。
宝中的利好只会迟到不会缺席,碧海的价值毋庸置疑。
买入碧海,从长远大方向来说,是没问题的。
只要碧海还是宝中的后花园,只要宝中还挂着前海的旗帜,那么大哥不倒,二弟、三弟就能一直跟着喝汤。
但是,碧海的很多小区已经提前透支了未来3年的价格,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不太建议短线追高。
如果你非常认可碧海的片区优势,以及宝中外溢的先天条件,想在满足居住需求的同时有机会升值,非要在现阶段买入,也一定要选对产品,不要成为别人的接盘侠。
那些楼龄新、靠近地铁、户型好的小区,虽然已经处于高位,但未来还有上涨空间。
那些楼龄老、距地铁远,还都是大户型的小区,比如富通蟠龙居、锦欣花园,之前一直涨不动,未来更加无人问津。
预算有限的可以买,考虑升值的话还是不要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