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0日,天蒙蒙亮,迎着零星飞舞的雪花,记者驱车奔向卧虎镇。
临近春节,脱贫户都在忙些啥,日子过得怎么样,记者一探究竟。
卧虎镇隶属双辽市,辖19个村。
有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在2019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已经全员脱贫。
一路浓雾笼罩,车窗外或远或近,或高或低,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等到汽车驶出高速,已经是日头东升,云开雾散。
“梨花”掩映中,路边的一块巨石上,“卧虎”两个字清晰可见。
镇委副书记陈万山在办公楼前乐呵呵地欢迎我们。
基层干部说话多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递给记者一份“卧虎镇脱贫攻坚工作概述”,他说:“要说的都在这里,我就不啰嗦了。
走,我领你们到四合屯老崔家看一看。
”老崔家的男主人叫崔永涛,家有妻女和老母亲。
老母亲患有脑梗、心脏病、风湿病。
妻子体弱,也得了风湿病。
两个女儿,大女儿在长春上大学,小女儿正读初中。
2017年,崔永涛一家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村路上白雪皑皑,两边树木的枝丫上满是霜挂。
房屋、篱笆都披着“白衣”。
四周的一切都晃眼刺目。
车一停,便到了崔永涛的家门口。
驻村干部隔着车窗喊:“崔永涛在放羊,先进屋里坐坐,我们去叫他。
”“在哪放羊?我们去找他。
”记者答道。
冬日的大地白茫茫一片。
远远望去,有一处高坡地,羊群隐约可见。
待走近了,只见崔永涛头戴绒帽,脚蹬棉靴,黑黑的脸膛上挂着墨镜,虽有些瘦小,但显得很精神。
沿着地垄沟,他用钉耙把深埋在雪里的玉米秆一点点刨出来。
寻食的羊儿围着他,埋头吃得香甜。
早上六七点钟把羊赶出来,中午回家吃口饭,然后再回来,一直到下午三四点钟把羊赶回羊圈。
这就是放羊人的一天。
“够辛苦的。
”记者说。
“日子有奔头,辛苦点没啥。
”崔永涛笑着回应。
家人的疾病、破旧的危房和孩子的学费,曾是崔永涛心头的三座大山,压得他成天愁眉苦脸,提不起精神。
后来,村干部、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及包保责任人多次到他家走访,给他讲政策、出点子,鼓励他树起生活的信心。
2018年春天,老崔家的土坯房经危房改造,变成了大瓦房。
紧接着,冷冷清清的院子里,又多了村里帮他贷款买的10只活蹦乱跳的羊。
到了当年年底,崔永涛和妻子一算账,除了还贷款,居然还有盈余。
“这一下子就让我干劲更足了,立马又买了10只小羊羔。
”崔永涛兴奋地说。
“雪地又冰天,穷愁十九年。
”崔永涛告诉记者,他从小过的就是紧巴巴的日子,没想到现在有了致富的希望。
2019年,崔永涛的羊已经生产小羊羔30多只,现在存栏26只。
仅养羊一项,就帮他摘掉了穷帽子。
看四周,一片银白。
看近处,羊儿咩咩。
聊着聊着,已近正午。
再折回崔永涛的家,女主人蒋玉英正在院里伺弄小鸡小鸭,屋内厨房里冒出热腾腾的水汽。
午饭已经备好,只等放羊的丈夫回来。
大女儿羞涩,躲在屋里不见人。
小女儿活泼,和叽叽喳喳的小鸡小鸭一起,围着母亲打转转。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为我的大女儿办了雨露计划补助金,孩子上大学的费用早就不愁了。
”蒋玉英告诉记者。
老母亲抱着一捆柴禾从屋后绕出来,乐呵呵地问:“这一年到头,家里不断人,你们是哪个单位的,帮我们干啥来了?”把羊赶进圈,崔永涛进屋脱下厚厚的棉衣,跟妻子一起看日历,掰着手指算日子。
“再过两个星期就是春节,脱贫后的第一个年,咱得好好过一下。
”妻子说。
“不到一个月就立春了。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
开了春,我再买10只羊。
”崔永涛说。
“对,赶着羊,奔小康!”驻村干部笑着说。
吉林日报记者 王亮 栾哲 赵广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