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晚,2018年古镇国际灯光文化节正式开幕,活动持续到10月28日,每晚7时至10时开放。
亮灯仪式当晚,南方+记者采访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光环境研究所所长、古镇国际灯光文化节总设计师阮吉锋,与大家分享等光文化节台前幕后的故事。
(现场视频请戳↑↑↑)南方日报:我们今年灯光文化节的总体设计理念是什么?阮吉锋:“水晶球”是古镇水晶灯的重要组成元素,璀璨之光以“水晶球”为原型,直径达38米。
我们将所有的技术、智慧以及灯光元素都集中在这里。
在主会场人民广场,“璀璨之光”与“梦幻罗马柱”交相辉映,向大家讲述中山古镇灯饰照明企业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故事。
南方日报:今年在技术上有什么创新?阮吉锋:我们所有的景点都是原创,以前出现的技术只能是提升,不能和以前完全一样,景点设置上也要兼具国家化和民族性。
以苏炳添跑道为例,通过光影的变化,来还原苏炳添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100米项目的夺冠速度(9秒92)。
大家进入到场景后,可以自己去跑一跑,和飞人比拼下速度。
北湖之光展现了最前沿的科技,最大的全息投影直径超过10米,另外4个直径是8米,呈现出在水上舞蹈的“白天鹅”。
南方日报:在整个筹备过程中,都有哪些挑战?阮吉锋:今年的筹备期是整整两个半月的时间,比去年缩短了25天,挑战是非常大的。
这么短的时间,又全部原创,肯定会有一些小插曲。
上周六晚上,人民广场的光雕拱门还有一点小故障,我们连夜把它拆掉,并联系工厂重新赶制,星期天早上再重新安装。
一直到开幕前一天晚上,人民广场的亮灯效果,我都不是很满意。
昨天(22日)凌晨还在调试,一直到五点调试结束,效果Ok,我才稍微眯了一下。
南方日报:这一次我们整个团队的表现如何?阮吉锋:我们的内容设计团队、视觉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一共有150多人。
大家就像是在制作一部唯美的科幻电影一般,非常的严谨和认真。
我们希望灯光文化节一年比一年好,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古镇,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撰文】南方+记者 郭冬冬【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视频】南方+记者 卢子衡【通讯员】张小红【作者】 郭冬冬 叶志文 卢子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