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其核心思想是”富国强兵、以法治国“。
法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被古代大家和近代学者一致认为其为道家分支。
法家是战国时期提倡以法制为核心思想的重要学派,韩非子在《显学》篇中将法家归为先秦四大显学之一,跟儒家、道家、墨家并驾齐驱,是古代中国的重要治国学派。
正义女神与法律天平 管仲被誉为华夏第一相,他是儒、法两家都尊重的宗师级人物,法家将管仲视为开派祖师。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颍上人,周穆王的后代。
管仲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春秋时期,古典的政治模式不再适用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井田制进一步被破坏,诸侯国纷纷坐大。
儒家称这样的变化为”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儒家的最高理想就是恢复古典政治秩序,重回分封井田制,以周礼治天下。
齐国乃姜太公之后,当初姜太公跟周公旦论政,姜太公说他的治国方式是“举贤而尚功”,这为齐国成为春秋时代第一个变法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管仲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昔太公望、周公旦受封而相见,太公问周公曰:‘何以治鲁?’周公曰:‘尊尊亲亲’,太公曰:‘鲁从此弱矣。
’周公问太公曰:‘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尚功。
’周公曰:‘后世必有劫杀之君。
’” 齐桓公姜小白当了齐国国君后,他不计前嫌,听从鲍叔牙的建议,迎接政敌管仲为齐国丞相,国政交管仲处置。
管仲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大刀阔斧地在齐国进行改革,使得齐国适应了新的经济形式,齐国变成了春秋第一强国。
管仲推行行政区域改革,制订了县、乡、卒、邑4级行政体系,取缔了世族封地的行政划分。
管仲进行了人事改革,引用大量具有真才实学的官吏治国,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世卿世禄制,扩大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