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来水,谓之天河注水,汉武帝赐名天水》作者:姚志芸伏羲城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毗邻关中平原,是伏羲和女娲诞生地,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称。
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
区域面积14325平方公里,市政府驻秦州区。
麦积山远在三千多年前,天水地区人烟稠密,屋宇毗连,“山水灵秀,林木密茂”。
秦末汉初,长期的征战加上干旱,上邽城民不聊生。
一天夜里,忽然狂风呼啸,雷电交加,一道金光闪耀,地上现出红光。
顿时,大地连续震动,在轰隆隆巨响声中,裂开一条大缝。
只见天上河水倾泻而下,注入裂开的大缝中,形成一湖,名曰“天水湖”。
此湖水位稳定,水质纯净,甘冽醇厚,“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
人说这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它“天水井”。
后来,这个传说被汉武帝听到了,他就给上邽北城的湖旁新设的这个郡,起名“天水郡”。
从此,有了“天水”之名。
天水南郭寺天水有32个民族,以汉族为主。
少数民族总人口24.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9%。
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有24.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9%。
百人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满族、蒙古族、藏族。
水帘洞水帘洞翠湖甘谷大佛(高23.3米)姜维纪念馆古坡草原大地湾大地湾‖天水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