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堂是老上海人抹不去的记忆,多少故事多少记忆,都曾在这里上演和落幕——小说张爱玲笔下的《半生缘》里,世钧在弄堂里打着手电筒为曼桢找红手套,在弄堂里送曼桢回家的路上送上一枚戒指;电影《马路天使》里,周璇扮演的少女小红和赵丹扮演的吹鼓手小陈,隔着一条弄堂在各自阳台上互送秋波,成就了中国电影史早期最经典的爱情场面之一;类似于小说、电影的弄堂故事,在荏苒时光中,和建筑风貌、市井生活、上海故事一道,被写进了历史里。
弄里小巷的情怀是每个老上海人都抹不去的记忆!那么这些存在于上海的弄堂之最你又去过几个呢?01最浪漫的弄堂玫瑰别墅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44弄这里曾住过一位“苗王公主”蓝妮她是少数民族云南苗王蓝氏家族的后代也是孙中山儿子孙科的秘书嫁给孙科后,她开始涉足房地产。
因其看中复兴西路的高贵、宁静,遂在地产大王杨润身的资助下投资建造了玫瑰别墅。
在那个年代,“一整条弄堂”都是蓝妮的,因此也被世人称为“蓝妮弄堂”。
这里一共建了七幢三层楼洋房,每一幢都别样雅致,外观独特,还用了7种不同的颜色,极具法兰西的浪漫情调。
离开孙科后,蓝妮叱咤商界,在度过风风雨雨之后,晚年蓝妮重回上海滩依旧住在这, 除了偶尔打几圈麻将,蓝妮最常到花园散步,侍养花草。
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玫瑰别墅,历经岁月的冲刷,粉色、浅黄、淡蓝,这些曾经承载童话般浪漫梦想的外墙,现在都已褪色黯淡,一如美人终会老去。
02最真实的弄堂万宜坊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重庆南路205弄在重庆路高架之下依然健在的海派风格的万宜坊最知名的是它里面有邹韬奋故居凡在专业院校里系统学习过中国新闻出版史的人都熟知邹韬奋。
他是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出版事业的奠基人。
而万宜坊54号住宅是邹韬奋先生的故居,他曾在这里过六年,现为邹韬奋纪念馆。
这儿没有富贵别致的西洋别墅也没有云起风涌的历史背景或许邹韬奋也是因为这里真实、简单、低调才选择在此度过生命中平凡而真实的时光现在的万宜坊透露出细致生活的味道不管是弄堂口的裁缝师傅还是卖杂食的点心小作坊都弥漫着上海本土生活的气息 03最诗意的弄堂四明邨地址:延安中路913弄与巨鹿路622号之间在上海的黄金岁月里,四明邨是一个相当体面的住宅区,一条南北走向的总弄连通延安中路和巨鹿路,弄中的16幢楼呈鱼骨状排列,保留着合用天井、晒台的特点,在建房伊始,四明邨就在每个楼层配备了卫生设备,自来水、管道煤气也一应俱全。
当时吸引了一批文化名人入住。
如今的四明邨已挂牌“文化名人村”,并且还有一面刻有14位名人的文化名人墙,在章太炎、周建人、胡蝶、来楚生、吴待秋等众人的名字之外,最引入瞩目的,莫过于陆小曼和徐志摩了。
陆小曼与徐志摩结婚后,先住在南昌路,后迁至四明邨。
陆小曼在这里租了整幢楼,租金每月一百元左右,这在大多数普通人月收入仅几十元的上世纪20年代,绝非是一笔小数目。
徐志摩的书房布置得相当雅致,还命名为“眉轩”,表达了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意。
1929年3月,印度诗人泰戈尔到上海来就在此借宿,并且对古色古香的书房颇感兴趣。
临走,还用孟加拉文题写了一首诗:“路上耽搁樱花谢了,好景白白过去了,但你不要感到不快,樱花会在这里出现。
”不过,这对神仙眷侣的生活很快因为徐志摩飞机失事而告终。
后来的陆小曼一直住在四明邨里,直到1965年5月,一代才女在孤寂中离世。
04最新式的弄堂静安别墅地址: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1025弄静安别墅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中西合璧的风格和高昂的租金成为当时名门望族和社会名流的聚集地是上海滩著名的富人区蔡元培就曾居住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工作和教育事业张爱玲小说《色戒》所写到的印度珠宝店和凯司令咖啡馆等就开在弄口的沿街处特别是老字号凯司令至今仍风光无限和马路对面的梅龙镇、恒隆广场不同静安别墅更多地保留了海派生活风味在岁月的洗礼下弄堂呈现出独特的岁月感和沧桑感是上海历史的一个缩影每每路过这,你会发现不少游客在此驻足拍照留念05最忧伤的弄堂沁园邨地址:新闸路1124弄1-59号沁园邨是上海老式里弄。
著名的电影明星阮玲玉故居就位于新闸路1124弄沁园内,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不仅居住过影坛双生花梁赛珍、梁赛珠,著名国画家厉国香,更让人意外的是这里还居住过不少地下工作者们。
大门居中,里面两侧都是三层独栋小楼,砖结构外墙,土黄色为主,有红褐色砖间中搭配,雅致清幽,阮玲玉故居在其中的9号。
这里曾是当年上海滩最高档的西班牙式洋房住宅,竣工次年,当年的茶叶大王唐季珊买下其中一栋三层小洋楼送给阮玲玉作为礼物。
随着阮玲玉的大红大紫,追求者也与日俱增。
写来的求爱信如雪片一般,塞满了门口的信箱,她则把信件收纳于一个藤箱,上面写着“小孩子的信”。
然而再多的爱意,也没能让她得到幸福。
她没能找到属于她的爱情,1935年3月8日,她在本是爱巢的家中自杀,年仅25岁,正是最好的年华。
自从阮玲玉去世后,这座老房子几易其主,物是人非。
06最洋气的弄堂新华别墅地址: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211弄、329弄这条弄堂是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筑大师邬达克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设计而成上世纪这里就住着许多国家的外侨这些烙印着浓重各国风格的洋房为新华路赢来了“外国弄堂”的称呼两条呈U形的里弄互相联通分别包括了两条弄堂即新华路211弄和新华路329弄弄堂里,坐落着几十幢不同风格的欧式花园住宅有英国、美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式等因此,一入弄堂便恍若来到欧洲乡村如今这里居住的都是些上海人,沿袭了上海老弄堂的特点,大庭院内,三五成群的在聊天,打牌,随处可见的凉衣架。
天气好的时候,走在这条弄堂里,你可以看到西斜的太阳照在那些有拉毛的房屋外墙上,斑驳而又温暖。
07最热闹的弄堂田子坊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泰康路210弄说到田子坊想必没有人会陌生田子坊原名志成坊始建于1930年“田子坊”是画家黄永玉给这条弄堂起的雅号,取中国古代画家“田子方”的谐音。
随着著名艺术家尔冬强、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和一些工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路,使原来默默无闻的小街渐渐吹起了艺术之风。
如今弄堂里散发着浓厚的中西风味你能听到不同地方和国家的语言感受到不同种思想的浸润咖啡厅、酒吧、专卖店、画廊走走逛逛不亦乐乎在这儿老年人可以重温历史年轻人可以感受时尚田子坊每天都在谱写上海的弄堂故事如果你想要探寻上海老故事并且热爱艺术,这里总会遇到惊喜!哇塞~这些有故事有情怀的老弄堂忒嗲类~看到这些弄堂有没有让你觉得很怀念呢?如果你也是从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小囡老上海的弄堂生活你还记得多少呢?【胖丁综合编辑】部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