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蔓缠绕墙头,朵朵牵牛花盛开,装饰着原本光秃秃的围墙,纷繁却不杂乱;绿油油的柠檬挂满枝头,阵阵清香在炎热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石凳、石椅整齐摆放在小院内,既是装饰品,又是茶余饭后聊天的好去处。
初秋,在梅州乡村内走一走,一个个别出心裁、风格鲜明的庭院是客韵乡村一道亮丽风景线。
这得益于梅州全面推进“美丽庭院”建设。
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来,梅州将“美丽庭院”建设行动作为绿美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丽庭院”建设行动,努力打造四时常绿、处处皆美的美丽家园。
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的过程中,梅州规划先行,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干群携手打造了一座座别具特色的美丽庭院。
据统计,截至目前,已建成“美丽庭院”9910户,以庭院小美点亮乡村大美,共绘“百千万工程”美丽画卷。
因地制宜 打造别具特色“美丽庭院”百侯镇侯北村村民萧光辉的家有了些小变化,他和妻子将院子原有的屋子重新归置了一番,让小院子有了新模样。
步入庭院内,处处彰显出萧光辉设计的匠心独运。
茶花、兰花、梅花……各种各样的花卉造型各异、错落有致,一旁架子上还挂着一串串树葡萄,阳光透过花草的缝隙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
“这可是我们夫妻俩的‘宝贵财富’,养了好多年呢。
”萧光辉一边给植物浇水,一边和记者介绍起他种植的花朵,“这两株兰花今年上半年才买的,这几株山茶花种得比较久了,新房建好就种上了幼苗……”这些年,侯北村掀起了一阵“美丽庭院”打造热潮,不少村民趁着新农村建设同步打造自己的庭院。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道变成了柏油路,也拓宽了,房屋外立面变靓了,绿化也多了不少。
”这些变化萧光辉看在眼里,“很多常年外出的亲朋好友回家后都认不出自家房子,直言每次都有不一样的体验。
”家乡在发展,村民也不掉队。
大家从扮靓小家做起,先让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再逐步将庭院打造成景点。
由点及面,由一处美推动处处美。
当前,“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正在梅州如火如荼地进行。
“美丽庭院”承载着一个个农村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聚焦于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展现乡村人人参与、家家行动、户户美丽的生动实践。
梅县区程江镇古塘村居民家的“美丽庭院”。
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 摄“近些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居环境不断变化,村民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梅州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引导广大村民建设好“美丽庭院”,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妇联联合印发《梅州市“美丽庭院”建设行动工作方案》和《梅州市“美丽庭院”建设指引》(下称《指引》),明确“美丽庭院”建设行动的目标任务、建设标准、责任分工、工作步骤、督导考核。
在推进“美丽庭院”建设的过程中,梅州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每个村民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条件的庭院给予不一样的指导。
翻开《指引》,里面是不同地区打造“美丽庭院”的案例,用图片呈现了出来。
图片上注明了详细建议,为村民打造“美丽庭院”提供了现实可行的指引和参考。
“对于基础条件与风貌较一般、有待优化提升的庭院采取基础做法,分析庭院各区域空间要素,分区域提出适合提升的建设指引;对于景观风貌较好、有条件美化提升的庭院采取进阶做法;对于具备开发利用条件与资源的庭院采取活化利用。
更有针对性地提炼‘美丽庭院’组成要素,提出提升方式与建设指引。
”上述负责人介绍。
围绕“家风美、庭院美、生活美”建设目标,以“庭院整洁美、庭院秩序美、庭院绿化美、庭院文化美、家人修养美”为基础标准、“家庭生活美、家教涵养美、家风传承美、庭院经济美”为进阶标准,引导广大家庭循序渐进,梅州“美丽庭院”建设有方向、有路径、有标准。
上下联动 干群携手激发乡村动能长田镇妇联副主席潘雪娟的脚步更急了。
自从“美丽庭院”建设工作开展后,她便和同事一起到各个乡村调研,摸清“美丽庭院”建设底数,并积极与村民沟通。
“要想让村民们参与到‘美丽庭院’建设工作中,首先得让他们明白建设‘美丽庭院’的意义。
”潘雪娟说。
传单的宣传效果司空见惯,说教式的推进又容易引起村民反感。
如何与村民沟通,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长田镇妇联梳理出了一条清晰思路。
“我们以宣传发动为主导力量,通过发掘和宣传‘美丽庭院’建设中的优秀典型和做法,激励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其中。
”潘雪娟说。
居民钟小红建设“美丽庭院”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
钟小红的庭院,各种各样的植物茂盛生长。
通讯员 袁志鹏 供图在长田镇上,钟小红夫妇的庭院尤为引人注目。
他们巧妙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间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形成层次丰富、错落有致的绿化格局。
“这株属于乔木,这株属于灌木,两者搭配起来形成不同高度的树丛,无论是远观还是近看都别有一番韵味。
”钟小红饶有兴致地和记者介绍她的设计思路。
在庭院建设中,他们一家人除了花心思打造屋内美景,也注重屋外环境,追求内外兼修,并将“美丽庭院+家教家风”融入其中,共同营造幸福、快乐、美丽、文明的家庭氛围。
钟小红夫妇打造“美丽庭院”的故事,成了长田镇妇联干事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们家美丽的庭院也吸引了周边村民驻足欣赏。
“村民都来问我,应该怎样规划种植才更好看,植物应该怎么样管理,我都一一耐心解答。
”钟小红乐于向村民分享栽培技术和建设心得,希望以自家庭院的小美助力乡村大美。
在“美丽庭院”建设工作的带动下,如今长田镇越来越多村民群众开始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社会治理等公益服务,他们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环境,积极参与家庭和乡村文明建设活动。
平远县趁热打铁,将干群携手打造“美丽庭院”在全域铺开。
结合绿美平远生态建设行动,平远县妇联组织开展“绿美平远姐妹10元捐”等活动,筹集社会资金,引领广大妇女和家庭加入绿美平远生态建设,打造巾帼林、家庭林、亲子林等,“美丽庭院+和谐家风”“美丽庭院+文化传承”“美丽庭院+乡村治理”蔚然成风。
平远县农业农村局印发《创建美丽庭院 打造宜居环境》倡议书,激发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的无限热情。
他们不仅自己动手打造美丽庭院,更成为传播文明家风、引领乡风文明的“排头兵”,从房前屋后到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孩童,平远县每个人都成为“美丽庭院”建设的参与者。
他们种树养花、美化环境,更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邻里间友谊,提升了乡村凝聚力。
一院一世界、一户一风景,“美丽庭院”正成为平远县乡村振兴新名片。
平远县干群携手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工作,是梅州市的一个缩影。
在推进“美丽庭院”建设工作过程中,梅州注重发挥合作力量,以“宣讲+志愿服务”形式招募“美丽庭院”巾帼宣讲队、“手创”、造梦、技术指导等团队,发挥党员干部、妇联干部、妇联执委、先进典型、客都大姐、爱心妈妈、绿美梅州人才服务团等志愿力量,通过部署会、推进会、实用技能培训班、现场观摩互学互比活动等形式,走村入户开展爱绿植绿护绿和“美丽庭院”建设宣传动员工作,进一步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凝聚建设合力。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级妇联组织举办“美丽庭院”业务培训班19期,组建“美丽庭院”指导团队49支,1.3万人次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志愿服务;上下联动开展“同植幸福树 共建绿美家”活动,种植树木5.04万株,打造“巾帼林”“亲子林”280片。
提档升级 “美丽庭院”衍生“美丽经济”走进蕉岭县蕉城镇樟坑村的佰家庄,仿佛走入一幅水墨画中:参天榕树郁郁葱葱,庞大的根茎突破了地砖束缚;假山下多肉植物围绕,山与树相映成趣;三角梅、杜鹃花、夹竹桃……不同的花朵排列成行,装点着小园,带来别样风情。
佰家庄负责人吴晓蓉向记者介绍,庭院建成于2022年,是由原樟坑小学旧址改建而来,“原来破旧的小学现在蝶变为‘美丽庭院’,不少校友返校都感觉眼前一亮。
”近年来,蕉岭开启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既要把各家的小院建设好,也要把乡村建设好,更要让“美丽庭院”为村民幸福生活助力,这成为蕉岭县妇联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对于村民来说,庭院承载着一定的功能性,打造成花园并不现实。
所以我们鼓励村民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对自家院子进行规划与设计,从实用和美观出发,充分满足村民的实用需求,作好‘美丽庭院+’文章,助力‘美丽经济’。
”蕉岭县妇联相关负责人说。
佰家庄便是当中的代表。
由于庭院原型是破旧的小学,开始建设时还有几栋未拆除的教学楼以及几棵已有百年树龄的古树,在设计之初,吴晓蓉与庭院主创团队决定将这些元素保留下来。
“佰家庄的股东都毕业于樟坑小学,这些建筑与树木承载着他们儿时的记忆。
经过主创团队讨论,决定将旧教学楼翻新,建成饭店与民宿。
同时,在空地上种上多种多样的绿植,美化空间。
”吴晓蓉说。
将院子整理干净,安置上假山,种上花草,又搬来石砖将土地填满……经过半年时间整理,佰家庄正式开业,院内设有多个包厢,可供人承办酒席、开展研学。
烹饪材料全部来自村内,“美丽庭院”还给村民带来了收益。
樟坑小学变美了,一时间在村里传开,大家纷纷前来参观。
吴晓蓉也总是热心分享经验,“你看,养花种菜两不误,各地妇女群众经常在这里开展活动,今年还被评为‘广东省美丽庭院户’。
院子美了,自己心里也舒畅。
”渐渐地,“美丽庭院”建设之风吹遍樟坑村,也影响到周边许多村镇。
做活“美丽庭院”经济,梅州持续发力。
据了解,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梅州已陆续举办了妇女创业培训班、自媒体传播专项精品培训班等系列培训课程,成功引导一批女性走上创业致富之路。
除此之外,梅州整合多方资源连片打造“美丽庭院”,关注群众需求,不断延伸拓展建设内涵,在推进庭院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家庭教育、温暖关爱、亲子活动。
一批批富有特色的“美丽庭院+”的案例正在涌现出来。
梅江区西阳镇阁公岭村引进女企业家驻村发展庭院经济,利用闲置民房建成咖啡馆,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梅江区西阳镇筀竹村“里斯的家”实力圈粉,以“里斯家的民宿”发展民宿、“里斯家的餐厅”经营农家乐、“里斯家的果园”发展火龙果采摘、“里斯家的酒馆”推广啤酒酿造加工,产业链条得以不断延伸,该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梅县区串珠成链,打造了松口富坑村、水车白沙村、程江古塘村、南口七贤村、桃尧桃源村、丙村田头村、芦陵村等一批美丽蝶变成功案例。
“‘美丽庭院’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梅州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说,“下一阶段,我们将充分发挥村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巩固‘美丽庭院’建设成果,持续推动乡村‘美丽庭院’提档升级,谋划‘美丽庭院’与乡村特色产业相结合,为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一线实践打造“美丽庭院”梅县区有妙招踏着春风,步入2023年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村——梅县区程江镇古塘村,仿佛走进了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脚步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白墙黛瓦下绿树红花掩映,独具客家特色的水墨墙画随处可见,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散落其间,一步一景,景随步移。
在这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2023年广东省“美丽庭院”示范户陈满灵的“满园”。
绿树葱郁的庭院里,盆栽、水池、假山、凉亭错落有致。
女主人拨弦抚琴,男主人与三五村民围坐,赏曲喝茶小憩,别有一番韵味。
“我本身是干园林设计的,当初响应区妇联等部门的号召打造‘美丽庭院’,就是想把自己生活的环境提升一下,也给大家做个示范,大家看到也会跟着提升。
”陈满灵说。
结果也正如他所言,“满园”建好后很快就成为古塘村样板,村民、外村群众、团队纷纷慕名而来,成为示范带动的鲜活案例。
一家美带动家家美,家家美扮靓乡村美。
梅州市梅县区以“美丽庭院”建设为核心、微改造为突破口,提升人居环境。
图为群众在城市壁画前留影。
资料图片事实上,早在2017年7月,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梅县区便全面启动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
以“四美四化”为标准、“绿化人美”为核心,引导广大妇女、家庭共建共享生态绿色、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全力推动“美丽庭院”创建,助力松口镇富坑村、水车镇白沙村、程江镇古塘村、南口镇七贤村、桃尧镇桃源村、丙村镇田头村和芦陵村等乡村实现美丽蝶变。
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美丽庭院”6735户、示范村102个、星级美丽庭院示范户400户,一个个“四美四化”的美丽庭院已成为乡村一道道亮丽风景。
在2023年和2024年省级“美丽庭院”评选中,梅县区共获评省“美丽庭院”户28户、典型户3户、“美丽庭院”村2个,获评总数名列前茅。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梅县区建设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区这一中心工作,不断提档升级‘美丽庭院’内涵,强化示范带动效应,激发群众共建‘富美家园’内生动力,全面引导推进‘富美庭院’创建,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让和美乡村景更美、情更深、意更浓。
”梅县区妇联主席余红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