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连城本文节选自作者《载满乡愁的村庄》一书,原章节标题:亲亲棉花。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用。
严禁复制另发|反盗版标记:今日头条号:乐亭故乡人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和本文无关。
乡土上的老屋,是小动物生存和安家的地方。
这些小动物,有燕子、家雀、蝙蝠、壁虎等好多种。
春天时,燕子从南方飞来,会叼来一个个小泥团,把窝筑屋梁间,直到深秋时,才带着在老屋里孵出的小燕子,飞回南方去过冬。
而那些喜欢唧唧喳喳吵闹的家雀,要一年四季在老屋上蹦蹦跳跳玩耍,在屋檐下过夜。
燕子和家雀白天出去觅食,躲藏在房檐和墙壁缝隙里的蝙蝠和壁虎,则到了夜晚才出来活动。
壁虎白天时,不知是因为饿了,还是不能容忍苍蝇、蚊子在面前招摇,也会悄悄从藏身的地方爬出来。
它看上去呆头呆脑的,体型也有些笨拙,却有传说中武侠高手飞檐走壁的本领。
它还善于伪装,身体的颜色会随着周围的环境发生变化。
借助这些优势,壁虎贴在墙壁上慢慢接近目标后,飞快弹出的舌头,眨眼间就把一只什么害虫纳入腹中。
村里人把蝙蝠叫瞎蝙蝠。
小时候心中对这个叫法充满了疑惑。
因为天黑后,我们的眼睛什么东西也看不见,它却能到处飞舞,怎么能说它瞎呢?而对人们说的,蝙蝠是耗子吃咸盐变的,倒觉得有道理。
因为蝙蝠的耳朵、眼睛、鼻子、牙齿,还有叫声,确实很像耗子。
蝙蝠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
有趣的是蝙蝠刚飞出来时,会在院子里和街道上盘旋一阵,这时脱下一只鞋朝它扔去,嘴里喊着:瞎蝙蝠瞎蝙蝠穿鞋,里头有你大爷!它真得会朝鞋子飞来,像是在和我们做游戏。
为此,我们常在天快黑下来时,等在院子里和它玩这个游戏,并想看清它究竟藏在哪里。
大多数时间里,蝙蝠飞出来后,顾不上和我们玩游戏,便急着飞到田野里去寻找食物去了,直到天快亮了才回来。
这些小动物,和我们同住在一座老屋里,以扑捉各种害虫为生。
它们保护着地里的庄稼,保护着人们的健康,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
燕子在傍晚时,会站在屋檐下的电线上,呢呢喃喃和我们说话。
家雀起得很早,天刚刚亮就在窗台上唧唧喳喳叫起来,告诉我们该起炕了;而蝙蝠穿梭在夜幕中飘忽不定的身影,则充满了神秘感。
现在想来,这些小动物,也是房屋的主人。
它们的存在,有它们陪伴,老屋越发让人难以忘怀,也越发充满了温暖和温情。
记忆里的老屋大都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用钢筋水泥浇筑起来的新式房屋。
这些房屋,比过来的老屋宽敞、高大、坚固,但是里面没了燕子衔泥做窝的地方,蝙蝠、壁虎也很难在墙壁上找到栖身之处。
和谐社会,自然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动物间的和谐。
而人的目光总是短浅的,因为人们在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盲目,往往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
人们的生存环境好了,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却变坏了。
老屋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