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卧佛寺旁,有一樱桃沟。
水源头处,乱石散落,引静思:俯视低处,又有疑问:真的是头吗?再抬头,又胡思乱想……人与其它万物生于天地间,活与死有区别吗?对于生存来说,树的野蛮,一定逊色于人的智慧吗?老子崇尚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孔子倡导格物修身,格物悟道……格物在儒家看来是一种修身方式。
“格”泛指观察、探究、纠正、规范。
格物就指观察探究万物的生存之道,启示自己的行为方式,借以修身养性。
《老子·德道经》说:“观之于物而知身”。
用慧性思想观察万物,用自然法则指导修身养德。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大学》观点:人若欲修齐治平、明德于天下,“格物”是基础、前提和功夫,更是“大道”的基石。
“格物”不当则“致知”不明;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
面对自然格物:少说,多看,深思,真改,养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