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砖空鼓是装饰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之一,常见是由于基层质量不合格、铺贴施工工艺不当、瓷砖自身因素或粘接材料质量不过关造成的,从而导致瓷砖和结构层之间出现粘结力不良或脱离的现象。
当墙面出现空鼓后凸出墙面或开裂,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中需重视该质量问题带来的风险,发现空鼓需要及时处理。
1、 常用原材料目前市场常见的饰面砖有:玻化砖、抛光砖、釉面砖、通体砖,以及近期较流行的陶瓷大板、岩板等。
常见粘接材料有水泥、瓷砖粘接砂浆、瓷砖粘接剂。
瓷砖粘接剂是选用精细骨料、硅酸盐水泥、与各种有机助剂科学配置,再辅以各种功能性添加剂拌合而成的一种瓷砖粘贴材料。
目前市场瓷砖粘接材料鱼龙混杂,应注意对粘接材料的选用。
怎么选用,可参考瓷砖胶,究竟是砂浆?还是粘接剂?2 、常用饰面砖性质及应用瓷砖吸水率是影响瓷砖粘贴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由于其吸水率过小,做墙砖时,容易出现空鼓及脱落现象。
针对不同吸水率的瓷砖,选用正确的粘接材料,是保证粘接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样,吸水率低的瓷砖,耐污能力和自身强度又有优势,所以,合理选用瓷砖,是需要综合材料各项性能取舍选择的过程。
1、玻化砖玻化砖是瓷质抛光砖的俗称,属通体砖的一种。
吸水率低于0.5%的陶瓷砖都称为玻化砖,抛光砖吸水率低于0.5%也属玻化砖(高于0.5%就只能是抛光砖不是玻化砖),然后将玻化砖进行镜面抛光即得玻化抛光砖。
优点是砖体薄、重量轻、坚硬耐磨、防滑、色调高贵、质感优雅、吸水率低、耐酸碱、色差小。
适合在洗手间、厨房以外等室内空间中使用。
缺点是色泽、纹理较单一,不够防滑。
广泛用于客、餐厅,住宅公共区域等地方。
2、抛光砖抛光砖是通体砖坯体的表面经过打磨而成的一种光亮的砖,属通体砖的一种。
优点是砖体薄、重量轻、坚硬耐磨、防滑。
适合在洗手间、厨房以外等室内空间中使用。
3、釉面砖釉面砖是砖的表面经过施釉高温高压烧制处理的瓷砖,这种瓷砖是由土胚和表面的釉面两个部分构成的,主体又分陶土和瓷土两种,陶土烧制出来的背面呈红色,瓷土烧制的背面呈灰白色。
优点是花样多,色彩丰富,容易清洁。
缺点是耐磨性不如抛光砖。
适用于室内各种场所,以墙面最佳,且使用历史悠久。
4、通体砖通体砖是指胚体和砖表面颜色保持一致的低吸水率瓷砖。
通体砖属于耐磨砖,又叫无釉砖,正面和反面的材质和色泽一致。
通体砖表面不施釉,装饰效果古香古色纯朴自然,同时由于其表面粗糙,光线照射后产生漫反射,反光柔和不刺眼、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光污染。
广泛使用于室内的大厅、过道、墙面和室外的外墙、走道、广场等区域的装修,多数的耐磨砖都属于通体砖。
广泛使用于室内的大厅、过道、墙面和室外的外墙、走道、广场等区域的装修,多数的耐磨砖都属于通体砖。
3、粘接基层要求混凝土基面的养护期必须达到要求,砂浆找平层不少于14天,瓷砖和被粘贴基面的表面应完整、坚固、清洁,无油污、浮尘及裂缝;有防水区域,基面如果是结实、牢固、完整的水泥基复合防水涂料,可直接进行铺贴;如防水面层光滑,应对防水面层进行拉毛处理,增加粘接层咬合力,提高粘接质量;基面如用墙面界面处理剂涂刷,需待2~4小时干透后,再进行粘贴。
4 、施工工艺前置条件:隐蔽管线施工完成,带压管线应打压完成或保压状态,有水房间,防水施工完成,且闭水试验合格,门窗框安装完成。
施工环境温度应高于5摄氏度。
1.饰面砖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2.饰面砖铺贴前应进行挑砖,清洗瓷砖背面脱模剂,普通砖应浸水2h以上,晒干表面水分;当吸水率低于0.5%时,应采用专用瓷砖粘接剂粘贴;3.铺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预排,非整砖应排放到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每面墙不宜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1/3;4.铺贴前应确定水平及竖向标高,垫好底尺,挂线铺贴,阴角砖压向正确,阳角宜做成海棠角,以免蹦角。
在墙面突出物处,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整齐,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铺贴;5.科学选用瓷砖粘接材料,严格控制粘接层厚度,宜为6-10mm,应满铺墙砖背面,调平后应适当挤出粘接材料,并及时清理,保持合理缝隙以及瓷砖表面整洁;6.采用瓷砖粘接剂薄贴时,应对基层垂直度、平整度、直角度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精找平,用锯齿抹刀的边沿瓷砖垂直方向将胶粘剂梳理出饱满无间断的锯齿状条纹,再沿墙面水平方沿向梳理锯齿状条纹,应保持饰面砖挂浆纹路与墙面挂浆纹路垂直,有利于排气和产出有利粘结力,以防止大面积空鼓;5、质量标准1.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无空鼓;2.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缝和缺损现象;3.饰面砖接缝平直、光滑,缝宽均匀一致,填嵌连续、密实,饰面砖上的孔洞应套割吻合,边缘整齐;4.墙面砖排版应符合设计要求;5.允许偏差:立面垂直度2mm、表面平整度3mm、阴阳角方正3mm、接缝直线度2mm、接缝高低差0.5mm、接缝宽度1mm、踢脚线上口直线度2mm。
(依据《GB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6、 常见空鼓通病6.1 粉刷层质量问题引起空鼓:剥落体细节瓷砖粘接剂与瓷砖粘接良好,部分瓷砖粉碎后仍粘接于粘接层,附着力良好,粘接剂与粉刷层面层粘接尚可,粉刷层空鼓分离,裸露出墙面分次粉刷痕迹,部分裸露混凝土结合层,甩浆无毛刺,墙面粉刷层空鼓问题突出。
以上问题建议对于粉刷层强度不合格,拍浆工艺不合格,应剔除后重新粉刷。
6.2 瓷砖粘结层粘接力差:剥落体细节粘接层与粉刷层结合尚可,瓷砖粘接层与瓷砖脱离,粘接力差,瓷砖没有附着力。
对于以上问题,建议根据瓷砖种类及尺寸,正确选用相应的瓷砖粘接剂。
6.3 粘接剂与粉刷层分离:剥落体细节粉刷层采用成品砂浆标号不足,或施工后未及时洒水养护,造成粉刷层强度不足,表面起砂严重,瓷砖粘接剂与瓷砖粘接良好;粘接剂与粉刷层分离。
以上问题建议对墙面进行界面剂涂刷,改良墙面粉刷层质量。
6.4 防水层空鼓引起:剥落体细节瓷砖粘接剂与瓷砖小部分局部剥离;粘接剂与粉刷层粘接力尚可,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防水层,聚乙烯合成高分子材料层与长丝无纺布剥离现象明显,且与原墙面粉刷层涂层涂料粘接力较差,防水层整体空鼓可能性强于其他因素。
对于以上问题,首先应确保防水层粘接力合格,如防水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应返工处理;在防水质量合格前提下,建议对粘接层强度、体积安定性、水化热及粘接力进行复核与评估,原则上,瓷砖粘接层粘接力应与防水层粘接力接近,防止粘接力以强附弱,强度不均,引起应力空鼓,7、常见空鼓问题分析瓷砖施工工艺为常规工艺,普遍使用,施工期间未出现不利气候条件情况下,空鼓问题发生在防水粘接层、粉刷层及瓷砖粘接层。
1、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质量进行排查;原墙面抹灰粉刷层空鼓因素诱导瓷砖空鼓;优先推荐拍浆拉毛工艺(提高抹灰层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基层的拉毛工艺:目前较常见的拉毛有喷浆工艺、拍浆工艺、高压水枪拉毛工艺;原结构面在拍浆前可涂刷混凝土界面剂,界面剂应满足JCT907-2018混凝土界面处理剂》规范要求),抹灰面层应在粉刷后及时洒水养护,保证面层强度,如面层强度不佳,合理选用界面剂对墙面进行改良处理。
拍浆拉毛后的毛刺效果如下:2、瓷砖进场后,应对瓷砖背面进行彻底清洗,防止脱模剂残留影响粘结力;3、合理选用瓷砖粘接砂浆或瓷砖粘接剂;4、墙面粘贴前应对抹灰层面层浮灰进行清扫,若面层起砂可涂刷界面剂进行表面强化处理,瓷砖粘接层应批刮饱满且至边缘,防止粘接空鼓;5、沿顶沿边位置瓷砖粘空鼓,诱因多为因位置偏高靠边,墙面涂刷隔离涂层不到位,粘接剂失水过快,造成粘接力不足发生空鼓,界面剂应满涂充分,必要时,可喷水养护;6、卫生间防水层材料选型应科学合理,粘接力应与瓷砖粘贴力匹配,瓷砖粘接剂固化后,防水层形成空鼓;8、某项目的工法样板采用阶梯展示各个工艺层做法,可以对现场技术交底和施工过程管控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