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仃洋上,一条巨龙正腾跃而起。
深中通道,这条连通珠江口东西岸的“黄金通道”,即将为深中同城打开无限可能。
翻看地图,深中通道通车后,中山市古镇镇到深圳宝安区约80公里的直线距离,1小时内即可通达。
对古镇而言,更多来自深圳、东莞等珠江口东岸,核心城市的资源要素将加速涌入,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源。
作为“中国灯饰之都”,古镇如何把握好深中通道即将通车的历史机遇,打开发展思路?为更好地与三万亿级大城市“手牵手”,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古镇准备了什么?交通相联:大道通衢,从这里点亮世界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
古镇镇地处中山、江门、佛山三市交汇处,在短短5公里西江上汇集了“铁路、高速、省道、县道”桥梁,是全省跨西江通道最密集区域。
在轨道交通接驳上,现有的广珠城际支线连江门,作为支线首站的古镇站,不到30分钟便可抵达广州南站;在建中的高铁版“深中通道”——深江铁路,离古镇不远处设有中山西站,不转线不换乘直达深圳;在高快速通道衔接上,佛江高速、中江高速、西环高速和省道S364、县道X532等多条向西行黄金通道均在此经过,织绘出一张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
但古镇并不止步于此,路网升级仍在持续。
比如,今年1月古镇完成海洲收费站改造,从上下行4车道拓宽至8车道(广州方向),满足日行3000辆的车流量与畅行性;中江高速改扩建,原先双向4车道变为双向8车道,这条连通南中高速-深中通道的重量级交通动脉,即将与深中通道同步开通,助古镇一路高速畅达广深。
古镇完善的交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速打通外连“经脉”的同时,镇内“毛细血管”同样在不断强化。
其中包括正在进行中的古神公路(十水线至东兴东路段)立体交通改造工程,分旧路拓宽+立体化改造两部分,预计2025年春节前可竣工通车;曹盛路道路工程(中兴大道北至长安路段)早在5月完成施工并通车;顺平路顺成三路(华博路至曹盛路)道路工程、迎丰东路新建道路工程、康兴路(望江南路至同兴路)道路新建工程等均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年内全部实现通车,镇内通行效率大大提升。
产业相融:优势互补,协同能量集中爆发在古镇这个仅约50平方公里的小镇上,跑出了“亚洲飞人”苏炳添,更从无到有建立起一个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超70%的灯饰产业,开启把灯卖向全世界的传奇故事。
作为“中国灯饰之都”,古镇拥有年产值超千亿的照明灯饰产业集群,是世界四大照明灯饰专业市场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照明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
今年的第30届古镇灯博会上,古镇向外界发出新的目标声音:要推动“灯饰之都”向“照明灯饰之都”转变。
深圳的LED产业规模则长期居全国首位,拥有完善的LED产业配套和技术资本优势;反观古镇,照明品类覆盖之齐全、生产要素之完备、上下游交易之活跃、设计之新颖前沿等均独步全球,最关键的是,拥有一整套极具韧性和活力的供应链体系。
足以可见,古镇承接深圳相关产业转移的优势,无可比拟。
古镇镇目前已形成完善的灯饰供应链体系 曾沃权摄 近年来,已有许多深圳企业提前作出布局:以深圳兆驰为首的一大批企业,包括未徕、绿明、暗能量等扎根在此,侧面证明古镇在LED照明产业链的位置,从过去集中在下游应用,延伸到了产业链的中游,产业资源要素进一步聚集。
为了腾出发展空间,古镇预留了大量的储备用地。
当前,古镇储备用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