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历时5天的第29届中国·古镇灯饰博览会顺利落幕。
金秋十月,世界客商再次云集古镇,第29届古镇灯博会9大会场共吸引超29万人次入场,境外观众超历史最高纪录。
古镇镇党委书记薛治国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古镇镇坚定不移擦亮“中国灯饰之都”这个金字招牌,强链补链延链拓链,推进“古镇灯饰”向“古镇灯饰照明”全面升级。
“中国灯饰之都”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古镇镇成立古镇镇“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全面统筹抓好各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全力做好“强”“兴”“富”“和”“美”五篇文章,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古镇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闯出一条具有古镇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打造全球一流灯饰之都。
图为古镇镇人民广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提前完成“工改”任务在第29届古镇灯博会的开幕式上,共进行了14个项目签约,其中工业项目固定投资超10亿元,年产值预估约25亿元,将为古镇照明灯饰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通过实施“亿元企业安家”计划和“聚星造月”工程,古镇镇力争到2027年规上工业、亿元企业和规上工业增加值三项指标,比2022年翻一番,夯实制造业当家的基石。
古镇镇坚定不移打赢打好“工改”攻坚战,积极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2023年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积合计502亩,提前完成了全年500亩“工改”任务目标,有效拓展了智能制造产业园古镇片发展空间。
截至目前,全镇已启动低效工业园拆除整理项目22个,总面积接近1300多亩。
“工改”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近年来,古镇镇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升级的主攻方向,坚持“一专多能、强链补链拓链”,推动产业战略布局取得新突破。
7月6日,古镇镇集中签约9个重大投资项目和1个金融合作项目,项目不仅涉及灯饰照明产业,还包括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的新业态项目,总投资近80亿元。
一批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推动古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8月3日,古镇镇三个本土优质企业增资扩产项目同日实现“拿地即动工”,从土地摘牌到动工耗时最快仅10分钟。
在古镇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努力下,重大项目的落地动工,正在不断提速。
加速落地的项目推动了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古镇镇GDP同比增长5.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全市排名第2;技改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增速达139.4%,全市排名第6;外贸出口增长44.9%,保持全市排名第1。
点亮“灯都”文化招牌盛夏时节,走进海洲村南方绿博园,以农文旅融合为主题的萤火营地满眼翠绿、瓜果飘香,一派生机勃勃;古一村建成飞人馆和党建馆,应接不暇的视觉体验将苏炳添故乡的人文底蕴展现在参观者眼前;曹二村德龙九街,一排排规划有序的小菜园,让曾经的卫生死角焕然一新……悠悠西江水,滋养了古镇镇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
今年以来,古镇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实现自身优势、资源、特色更好地统筹利用。
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为期5天的“百景千灯万家”——2023年中山市美丽乡村中秋国庆文旅嘉年华掀起群众参与热潮,助力推动古镇本土文化资源“串珠成链”,丰富农文旅融合发展业态。
越来越兴旺的农文旅融合新兴产业,带动古镇乡村产业振兴“成色更足、底色更亮”。
据统计,目前古镇镇休闲农业总营业收入达3000多万元,带动附近农村居民就业400多人。
当前,中山(古镇)花语世界农业生态产业园项目正在规划建设。
这一项目总规划建设面积超过6000亩,以现代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为基础,推动“产、展、销、游、商”一体化融合,规划建设花卉苗木生产带、园艺展销中心等项目。
11月10日—13日,第八届岭南民俗文化节暨2023年灯都文化嘉年华将在中山古镇举行。
从产业发展到乡村振兴,一个“强而美”的“灯都”古镇,正以全新面貌展现它独特的魅力。
【编者按】当下,中山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强镇兴村“1388”行动。
近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中山市小榄镇、古镇镇、三乡镇3镇入选典型镇,南朗街道崖口村、五桂山街道桂南村等15个村入选典型村。
独具中山特色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径,能为全省提供哪些参考?南方+中山频道开设“百千万·新示范”栏目,带你走进中山镇村一线,找寻“百千万工程”典型背后的密码。
南方+记者 廖瀚通讯员 古镇宣【作者】 廖瀚;叶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