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到 河北·正定 去丨“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
”中秋将至,我们一起探访被梁思成誉为“海内孤例”的宋代大木作,目睹鲁迅口中的东方美神,走进被写入了小学课本的赵州桥,……邀月同行,艺游中秋走出地理意义上的家园,找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家园。
北京,鲁迅故居的书案上,常年摆放着一张“倒坐观音”的照片。
这是一张偶然获得的明信片,却被鲁迅惊为天人。
他反反复复地观看,认她为“东方美神”,是佛教美学的佳作。
他说,这简直是塑造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塑像:“别的像是‘把人神化’了,而这张像是‘把神人化’了!”虽然鲁迅先生对照片中的“木制佛造像”十分痴迷,然而他一生从未到过正定隆兴寺。
1933年,梁思成倒是来到“倒坐观音”所在的隆兴寺。
他被彻底折服了。
他说:“你们看倒坐观音和别处的一样吗?她多么富有人情味。
你在她前边哪个方向看她,她都能转睛看着你、俯视着你,似欲和你交谈。
”鲁迅其实照片里的美神,并不是木造像。
而这座观音的出处,确实拥有其辉煌动人之处。
无数文化大咖盛情赞扬的正定古城“东方美神”所在的隆兴寺,俗名大佛寺,位于河北省正定县境内。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在西晋时进入正定。
正定有“九楼四塔八大寺”的佛城之称,城内密集分布了隆兴寺、广惠寺、临济寺、开元寺等古寺。
小小一个县城,挤满了数千年的文明。
隋朝的碑,宋朝的建筑、明朝的壁画。
在步行可达的距离里,你就会和唐宋明清、和千年余韵撞个满怀。
对于这座冀中小城,文人大咖们从不吝惜赞赏之语。
余秋雨说:“正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让我找到了中华文明最辉煌时期的图谱和证据。
”他还说:“正定拥抱着太多的国宝,让人强烈地感觉到一种千古之美。
”他又说:“正定最大的亮点是中华文化最兴盛时期的佛教重镇,在这个地方曾经出现过最高的东方智慧。
”一部千年文化史,千年佛教史在正定。
邀月同行,艺游中秋丨探访世界古建孤例之宋代大木作一睹鲁迅眼中的东方美神走进被写入小学课本的赵州桥丨我们在正定游学讲师:张永波专 长 :古建筑、佛教造像张老师从事正定文保工作,2015年河北省优秀志愿者,2015、2016年河北博物院十佳志愿者,主要从事古代文物建筑、佛教造像壁画艺术研究和相关讲解培训,在《文物春秋》、《文物建筑》、《中华遗产》、《华夏地理》、《河北画报》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多篇。
2015年受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和台湾佛光山邀请参加“以法相会——山西宝宁寺、河北毗卢寺明清水陆画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行程安排9月21日晚上:石家庄指定酒店集合9月22日上午驱车前往正定,参观隆兴寺下午参观凌霄塔、须弥塔、澄灵塔、华塔和正定文庙9月23日前往赵县,参观赵州桥、永通桥、陀罗尼经幢、柏林禅寺9月24日上午参观吡卢寺下午参观河北省博物院-参观结束后送石家庄高铁站-划重点梁思成曾三次到正定考察,其中的1933年11月,梁思成携妻子林徽因同行。
是年,梁32岁,林29岁。
梁思成对正定的考察,留下了著名的《正定调查纪略》。
我们不妨借助他的视野,重走正定之路。
隆兴寺正定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一部物化的历史教科书”,这里保存着我国规模最大的宋代建筑群。
隆兴寺则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多次在隆兴寺考察,认为“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隆兴寺。
”同时,它也是国内保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
隆兴寺中,便有六项国内之最。
01- 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的艺臻极品摩尼殿 -摩尼殿是佛寺第一个重要建筑,建于北宋。
整个建筑线条流畅,斗拱健硕,出檐深远,虽是佛殿,却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1933年,梁思成先生到正定考察时,称在摩尼殿见到了古画中才有的宋代建筑。
梁思成:“这种布局,我平生除去北平故宫紫禁城角楼外,只有在宋画里见过。
那种画意的潇洒,古劲的庄严,的确令人起一种不可言喻的感觉。
尤其是在立体布局的观点上,这摩尼殿重叠雄伟,可以算是艺臻极品,而在中国建筑物里也是别开生面。
”他还把摩尼殿收录入他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
02- 中国孤例五彩悬塑自在观音像 -这便是那座鲁迅先生仅仅看到照片就赞叹不已,称这是最美的佛像。
这尊观音塑像头戴花鬉冠,项饰璎珞,衣着宽大红裙,闲逸自若。
没有触不可及,没有居高临下,只是一种难以名状的人情味在弥散,模糊了宗教与世俗的界限。
通常,佛教寺院的佛像都坐北朝南,而此处的观音却坐南面北,所以被世人称为“倒坐观音”。
“通壁镂空塑五彩悬山,如果天气晴好,自然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来,洒落其上,场景极其鲜活,整个画面灵动而富有生气。
” 03- 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 -这尊毗卢佛全部为青铜铸造,高6.72米。
它由三层坐式毗卢佛和三层圆鼓形莲座层叠而成。
三层莲座的千叶莲瓣上均铸有一坐式小佛,表情、手印富于变化。
整尊造像上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其中1000代表大千世界由佛来统治,72就是万历皇帝母亲的寿辰。
佛像表面都是鎏金,像一座宝塔,人称千佛墩,代表了我国古代铜铸技术的最高水平。
04 - 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碑刻 -这通石碑记录了恒州刺史,奉命劝奖士庶万余人修建龙藏寺的情况《龙藏碑》被誉为“楷书碑刻之祖”。
它用笔沉滞宽博,朴拙而不失清秀,庄重而不呆滞,可以说是标准楷书。
它脱胎于魏碑,开唐楷之先河,在我国书法史上,是从隶书过渡到楷书的唯一物证。
05- 中国最古老、最大的转轮藏 -梁思成绘制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图纸梁思成:“转轮藏前的阿弥陀佛依然笑脸相迎,于是绕到轮藏之后,初次登楼。
越过没有地板的梯台,再上大半没有地板的楼上,发现藏殿上部的结构,有精巧的构架,与《营造法式》完全相同的斗拱,和许多许多精美奇特的构造,使我们高兴到发狂。
”转轮藏其实就是一座收藏经文的旋转书架。
它的历史与藏殿同样久远,为宋代所建,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的木制转轮藏。
佛教中有推其旋转与诵读经文同功的说法,喻意佛法犹如轮子辗转相传,永不停息。
这种独特的经藏形式,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产物。
06- 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观世音像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阁内供奉闻名遐迩的宋代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俗称“正定府大菩萨”。
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世界上古代铜铸佛像中最高大、最古老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
在正定,有四座塔,古老而庄重。
凌霄塔、须弥塔、澄灵塔、华塔梁思成:“顺着地平由左向右看(由东而南而西,)更有教堂的塔尖;八角表的塔(那是在照片里已瞻仰过的天宁寺木塔);绿色玻璃屋顶;和四方形的开元寺砖塔。
我因在进城后几分钟内所得到的印象,才恍然大悟正定城之大出乎意料之外。
”正定文庙梁思成:“回途到府文庙,现在的第七中学。
在号房久候之后,蒙教务主任吴冶民先生领导参观。
我们初次由小北门内远见的绿琉璃殿顶,原来就是大成殿,现在的“中山堂”;正脊虽短促,但柱高,斗拱小,出檐短,显然是明末作品。
前殿-图书馆-的斗拱却若人注意,可惜殿内斗拱的后尾,被白灰顶棚所遮藏,不得见其底细;记得进门时,在墙上仿佛见有“教育要艺术化”的标语,不知是否就如此解法。
殿前泮水池上的石桥,雕工虽不精细而古雅,大概也是明以前物。
”赵州桥图片来自图虫@baiqing3003赵州桥始建于隋朝,距今1400多年了,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它和广东潮州的广济桥、北京的卢沟桥和福建的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赵州桥的知名度很高,它曾经被写入了小学语文课本和初中历史课本里。
在课文里,它被誉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历经近一千四百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坚固地屹立着”。
永通桥永通桥建于建于唐代宗永泰年间,永通桥又名小石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西门外清水河上。
柏林禅寺柏林禅寺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位于赵县东南角,和赵州桥遥相呼应。
它是藏在赵县里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寺院。
柏林禅寺来头不小,玄奘法师在西行取经之前还曾来此研习佛法。
寺中有一柏林寺塔,是为纪念唐代著名高僧从谂真际禅师而建造的。
赵州从谂禅师是中国禅宗史上一位震古烁今的法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在该寺传法长达四十年。
传禅中著名的公案“庭前柏树子”、“吃茶去”、“狗子无佛性”等至今仍在中国、日本、欧美等地的禅僧中流传,被世人称为“赵州门风”或“赵州禅”。
毗卢寺毗卢寺建造于唐朝天宝年间。
毗卢殿内的壁画是与敦煌莫高窟、北京法海寺和山西永乐宫壁画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壁画”之一。
寺内保存着的壁画有130多平方米,神仙、罗汉、帝王、商贩……画百家九流,画人间百态,内容贴近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