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两篇文章《解读资产负债表,就是这么简单》和《解读现金流量表,就是这么简单》中,笔者已经简单的介绍过了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此次继续分析三大财务报表之一的利润表。
毋庸置疑,绝大多数投资者在看财务报表时,最先看的一般都是利润表,因为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投资者以最快速度获取上市公司经营成果,从而作出投资决策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众多投资者为何这么关心利润表的原因所在了。
那么,作为投资者,拿到一份利润表时,如何才能快速地看懂和把握住利润表的关键信息呢?越声情报经过梳理,整理和总结出了以下的分析思路,可供投资者参考和借鉴。
笔者主要从利润表的四个方面解读:毛利(收入和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经营性质资产损失和投资性质资产损失)、净资产收益率。
如下图所示。
什么是利润表呢?利润表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季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它揭示的是企业在这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成本、费用支出,以及企业最终实现盈亏状况。
这种表最终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就是企业经过辛辛苦苦经营了一年以后,到底是赚钱了还是亏钱了。
我们可以通过利润表,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管理效率的成功与否作出评估,从而评价投资价值。
另外,利润表也有一个会计恒等式,即“收入—费用=利润”,利润表也就是按照这个基本关系来编制的。
同时,利润表的各个会计科也都是按照权责发生制来编制的,这点在《解读现金流量表,就是这么简单》中已经有谈到过。
一、毛利1.营业收入对于营业收入,只要记住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