焓湿图中包含以下参数:1.水蒸气分压力 Pq(Pa)2.含湿量 d(g/kg)3.干球温度td(℃)、湿球温度tw(℃)、露点温度tl(℃)4.相对湿度 φ(%)5.焓值 h(kJ/kg)6.热湿比 ε(kJ/kg)通常所说的空气,实际上指的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混合而成的湿空气。
空气的组成成分为氮、氧、二氧化碳、氢、氦、水蒸汽。
湿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虽少,但它的作用很大,空调的任务之一,就是调节空气中的水蒸气量。
一:如何看焓湿图1.水蒸气分压力 Pq(Pa)★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水蒸气含量越多,其分压力也越大。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一定量的湿空气中能够容纳水蒸气的数量是有限的。
湿空气的温度越高,它允许的最大含水蒸气量也越大。
★当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超过最大允许值时,多余的水汽会以水珠的形式析出,即出现结露现象。
此时,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
★由此可知,未饱和的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没有达到最大允许值,它还具有吸收水蒸气的能力。
我们周围的空气通常是未饱和空气。
在常温常压下,我们将湿空气近似地视为理想气体。
那么根据道尔顿定律,湿空气的压力等于干空气压力与水蒸气压力之和,即B = Pg + Pq其中,B——大气压力,以Pa或kPa表示;海平面的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Pa或101.325kPa ;Pg——干空气压力,以Pa表示;Pq——水蒸气压力,以Pa表示;则,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 P V =m R T可得知,湿空气密度等于干空气密度与水蒸气密度之和,即ρ= ρg+ ρq = Pg/RgT + Pq/RqT(热力学第一定律)= 0.003484 B/T - 0.00134 Pq/T其中,Rg——干空气气体常数,以J/(kg*K)表示,Rg=287;Rq——水蒸气气体常数,以J/(kg*K)表示,Rq=461;T ——湿空气的热力学温度,以K表示,K=t(℃)+273;在标准条件下(压力101325Pa,温度20℃)ρg=1.205kg/m3,而ρq取决于Pq大小。
由于Pq相对于Pg而言数值较小,故ρq比ρg小,在实际计算时可近似取ρ=1.2kg/m3.2.含湿量 d(g/kg)★湿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质量与干空气质量之比,则 d = m q / m g=ρq / ρg= 622 Pq /(B-Pq) g/kg干空气★可以确切表示湿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多少。
所以在空气调节中常用d的变化来表示被加湿或减湿的过程。
并用此参数来计算加湿量。
3.干球温度td(℃)、湿球温度tw(℃)、露点温度tl(℃)★td是从暴露于空气中而又不受太阳直接照射的干球温度表上所读取的数值。
★tw是在定压绝热的条件下,空气与水的直接接触达到稳定的热湿平衡时的绝热饱和温度,也称热力学湿球温度。
可利用普通水银温度计,将其球部用湿纱布包敷,则成为湿球温度计。
纱布纤维的毛细作用,能从盛水容器内不断地吸水以湿润湿球表面,故其指示的温度实际上是球表面水的温度。
★tl是指在一定空气压力下,空气中所含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凝结形成水滴时的温度,即为该空气在此空气压力下的露点温度 。
4.相对湿度 φ(%)★是另一种度量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间接指标。
★定义:湿空气的实际水蒸气分压力Pq与同温度下饱和状态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q.b之比。
★表示空气接近饱和的程度。
★相对湿度大,说明空气潮湿,接近饱和状态,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弱;相对湿度小,说明空气干燥,远离饱和状态,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强。
可以近似表示为φ=d /d b *100%其中,d—含湿量, d b —同温度下饱和含湿量5.焓值 h(kJ/kg)★物质的体积、压力的乘积与内能的总和;★用于度量空气热量变化,表示物质内能;★湿空气的焓,就等1kg干空气的焓hg与共存的 d (g)水蒸气的焓hq之和: h= 1.005t +(2500+1.84t)*0.001d g/kg干空气其中,t—湿空气温度、d—湿空气含湿量6.热湿比 ε(kJ/kg)★湿空气的焓变化与湿量变化之比,称为热湿比或角系数;即ε= △h / △d★如有A状态的湿空气,其热量变化为+Q(kJ/s或kJ/h),湿量变化为+W(kg/s或kg/h),则ε= +Q / +W;★不同ε时的等值线,一般绘制在h-d图的右下角。
当已知某状态点的ε值时,则过该点做平行于ε等值线的平行线,这一直线就代表该湿空气状态的变化方向.典型恒温恒湿空调夏季工况分析示例新风状态点W跟回风状态点N混合后,可以计算出混合点C混合点C经过空调表冷器后,处理到露点送风状态点L然后再经过等湿加热,把送风温度提高到室内要求的温度,送进室内这个就是比较简单的一个恒温恒湿的空气处理过程在焓湿图上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