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在谈论《明日战记》到底拍得如何之前,或许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问题是,科幻电影到底该怎么拍?有人说是科幻的设定要够硬核,有人说视效的制作要够酷炫,也有人说是故事的想象力一定要逆天。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但如果我们真的静下心来好好回想一下曾经欣赏过的科幻电影,或许就会发现,它们真正打动我们的地方,还是触及人性的部分。
就好像已成经典的《流浪地球》,我们当然会赞叹其制作层面的精良、科幻细节的严谨,但它最让人难忘的,说到底,还是那些人类共通的情感。
比如众志成城拯救地球的悲壮、父子两代人从疏离到和解的转变。
如果再往深一点讲,那就是带有鲜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乡土观念——就算要流浪,也要带着地球一起。
科幻电影的意义,就是借科幻(科学)来反观人类自身的处境。
换言之,一部科幻电影不能只有科幻而不见“人”。
《明日战记》海报很遗憾,我说的就是《明日战记》。
我们当然能为本片找出N多个亮点:作为一部主打科幻动作的电影,本片可谓加量不加价,从头打到底;机甲的设定挺有特色,不管是演员身上穿的还是人工智能的机器人,都挺酷炫(尽管特效还有待完善,部分场景比较接近PPT);电影的末世感渲染得还不错,在影院里欣赏更能get到。
最值得点赞的要数古天乐挑战科幻电影的决心。
在香港电影发展越来越陷入瓶颈的当下,还有人愿意挑战崭新的领域,单是这份勇气就已经显得难能可贵了。
《明日战记》剧照但是,《明日战记》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触及人性的内容和思想。
不能说包括古仔在内的主创没有想到这一点,正相反,他们设计了不少看上去可以深挖的戏剧冲突。
比如,突然出现的外星生物可以净化地球的空气,但它的快速生长又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命,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消灭它还是冒险利用它?又比如,人类开发出来的机器人战斗力很是强悍,那么在执行关键任务时,我们到底该相信机器人还是人类战士?但很快你会发现,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些问题都被主创“遗忘”了。
除了无休止的动作戏之外,本片几乎没有给文戏留下几分钟,更不要说去探讨一些比较宏大的命题了。
《明日战记》剧照更要命的是,即使是非常简单的打怪升级故事,本片也无法做到自圆其说。
“渣渣辉”同学一出场就差把“我是反派”这几个字刻在脸上了,可是最让人纳闷的是,他为什么要宁愿要牺牲16万人的性命,也要保住自己建造的“天幕”?别人指责他是贪财,可他又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天幕,天幕就是我”,这到底什么意思,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故事?从头到尾本片也没解释,这就让几位主角的生死搏杀都显得莫名其妙——要不是“渣渣辉”脑袋突然秀逗了,任务不是早就完成了吗?说起本片的主线任务,也很让人看不懂。
按说这也是关系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怎么一开始派了几架运输机后,就没有后续部队了?以至于全世界只剩下古天乐、刘青云、姜皓文三兄弟孤军奋战了?你说没人了吧,可总部的机器前面明明坐了那么多人,你们就不能去帮帮忙吗?《明日战记》剧照不过,越往后看也就越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如果我们拨开本片披着的“科幻”外壳,就会看到它传统港片的内核。
张家辉是警察里的内奸,刘嘉玲是铁面无私的长官,古天乐是失去家人的孤胆英雄,刘青云是位忠肝义胆的好兄弟,姜皓文呢则是有瑕疵有缺点但内心善良的喜剧配角。
你看,传统港片里该有的设定是不是都有了?外星生物和机器人的串场,只不过把本片包装成了香港警匪片的“船新”版本罢了。
(注: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