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全六册)(唐)李延寿 撰,卢振华 王仲荦 点校,张金龙 主持修订,中华书局《南史》八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列传七十卷,是唐朝李延寿撰写的纪传体史书。
《南史》起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四二〇),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五八九),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本次修订在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点校本《南史》基础上进行,沿用百衲本为底本。
在尊重原点校本成果的前提下,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点校本《南史》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点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点合理的修订本。
《近代旧体诗文集萃编》(全二百册)杨天石 李遇春 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本书由著名学者杨天石研究员与近代旧体诗词研究专家李遇春教授共同主编,主要收录晚清至民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具有一定社会地位及影响力的人物创作的旧体诗文集,总计606种,涵盖诗集、诗稿、诗抄、诗录、诗存、文集、文钞、文录、文稿、文存、杂稿、丛稿、全集、遗著,等等。
成书或刊刻时间主要集中在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九年间,其中绝大多数为线装书,有刻本、稿本、钞本、铅印本等,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本书是对近代旧体诗文集的一次大规模、系统性整理,极大地扩充了近现代文学、史学研究的资料,对于打破学界对近代旧体诗文数量少、价值低的主观印象和偏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重构近代文学史叙述模式、加强学科建设亦具有重要价值;同时,诗文集中所记载的个人的思想、情感、经历等,是研究近代人物及其思想、交游,乃至近代历史、社会、文化等变迁的重要资料。
本书所收资料,所有目录经过严格查重,凡已整理出版过的诗文集,不论点校、影印,原则上皆不再收录。
《明文海》(全二十册)(清)黄宗羲 纂辑,黄灵庚 慈波 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书首次对《明文海》进行全面校点整理,附收《明文案》、《明文授读》二书所载而不见于《明文海》的选文,庶几一编而兼备观三书。
《明文海》以浙江图书馆藏482卷抄本为底本,参校四库全书文津阁钞本、文渊阁抄本、文澜阁钞本、涵芬楼抄本、静嘉堂抄本等,并酌情参校选文作者别集及明代其他文献。
底本有目无文者,据《文案》、《授读》、作者别集及明代其他文献补辑。
《明文案》不见于《明文海》浙图本选文的整理,以天一阁本《明文案》为底本,参校台图本、甲库本、浙图本。
其有目无文者,据作者别集及明代其他文献补辑。
《明文授读》不见于《明文海》浙图本选文的整理,以清康熙三十八年刻本为底本。
其中与《明文案》所重复者,更为剔除。
书前有翔实深入的前言,从明代政治、学术渊源、文学流变、遗民情思及七个抄本源流关系均作全面疏理、考索和研究。
附录相关序跋、《〈明文海〉选文作者索引》、《〈明文案〉选文作者索引》、《〈明文授读〉选文作者索引》。
《天水放马滩秦简文字编》方勇 郝洋 编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天水放马滩秦简是一批重要秦简牍文字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被发掘以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系列研究,其《墓主记》 (即《丹》)对志怪文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其日书甲种、乙种对秦汉时期的日书研究、社会生活研究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有鉴于此,本书对天水放马滩秦简进行了系统的文字整理,按照《说文解字》的字头排列顺序,将天水放马滩秦简牍的文字进行编排处理,其中涉及学术界释错的字形及没有释出的字形,编者一并进行改释和补释,尤其是其中由于竹简保存不善而导致的字形不清晰的图版,编者尽可能地提供摹本,以供读者参考。
《康熙御赐直隶诸臣法书》(一函八册)中国书店 整理,中国书店出版社《康熙御赐直隶诸臣法书》原题“恩赐直隶文武大小诸臣御制法书”,八卷,三十八帖。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刻。
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前后,康熙皇帝为治理河患,兴修水利,在几次南巡中临写唐太宗、黄庭坚、米芾、赵孟頫、董其昌诸帖,分别赐与以直隶巡抚李光地为首的直隶大小文武官员二十八人。
后刻有李光地、朝琦刻帖并敬呈康熙帝御览奏折全文。
所题诗文多与水利、农业有关,表达了以农为本的思想。
因其为御书,受赐范围较窄,存世稀少。
此次出版依据吴引孙旧藏拓本影印,并附法帖内容的释文,便于书法爱好者学习临摹,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域外汉籍音乐舞蹈古图集》(全十一册)俞永杰 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乐舞文化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支脉,但由于乐舞的即时表演特征,今人难以获知古人乐舞形貌及情状。
中国作为东亚文化圈的中心,乐舞文化的影响遍及周边地区。
此次编选影印出版的《域外汉籍音乐舞蹈古图集》即是域外具中华元素、特色之乐舞绘本的集合呈现,包括《古代舞乐图》《舞乐装束》《舞乐之图》《乐人之图》《信西古乐图》《圣门乐志》《古今图书集成图纂·乐器部》等。
所收录的域外古乐舞图像资料内容包括乐舞的形象、乐器、道具、服饰等的图样,部分还有细节拆解图、文物存藏地信息。
本书可助力读者便览古代乐舞文化之具体形象,窥知中华乐舞文化之域外影响,并借以辅助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和深入。
《聊斋志异合评》(全二函十二册)(清)蒲松龄 著,齐鲁书社一得山房藏板《聊斋志异合评》,光绪十七年喻焜刻本。
珍稀版本,首度公开。
目前已知存世仅三部半,本次动用两部半。
以重庆图书馆藏本为底本,校补以四川省图书馆藏本、书友自藏本,首次影印出版。
三色套印,刊刻精美。
使用了罕见的“三截楼”版式,主体为朱墨套印,部分页面为绿色套印,极尽木刻套版印刷之能事,是我国古代小说版刻中的佼佼者。
名家汇评,冯评首见。
汇集了《聊斋志异》最具代表性的王士禛、冯镇峦、何守奇、但明伦四家评语,是《聊斋志异》批评的集大成者。
更重要的是,本书是冯评唯一的原始出处,“三会本”“任校本”等的冯评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