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一篇剩余的两部分,分享一下。
第三部分电泳生产线日常管理项目;第四部分 电泳槽特殊情况下的管理、对策。
电泳生产线日常管理项目:1.槽液的日常管理项目:☆电泳涂料的管理,可以分成三部分,如下表所示;☆电泳涂料和设备的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车体上合格的电泳涂膜。
电泳槽液1.NV [加热残份、固体份]是最重要的管理项目; 如能按照每天的生产(涂装面积)定期实施涂料补给的话,既能实现基准内管理又能使其他管理项目稳定。
2.ASH [灰分]是影响涂膜阻抗和热流动性(泳透力、缩孔抵抗性等)的管理项目。
通常涂料补给比率(F-1/F-2=1:5或1:6)一定的话,应为可稳定管理的项目;但发现出现长期上升或下降倾向时就有必要临时调整F-1的补给量,使其回到正轨。
3.MEQ值 [酸浓度]影响涂料稳定性的管理项目;电泳涂料「pH」值一般在”弱酸性”领域5.6-6.4范围、因为无法定量地把握涂料中的酸浓度,所以MEQ就成为更重要的管理项目。
MEQ偏低,树脂和颜料的分散性低、容易引发产生渣子和堵塞UF膜等问题。
从槽液管理测试结果判断,MEQ低时不足时,添加F-3A进行修正。
如MEQ过高,则电压膜厚偏低(电泳效率低)、可能引起防锈钢板(GA钢板)上产生针孔问题。
一般情况下,控制F-3A的补加量,MEQ可随槽液的更新将逐渐恢复。
4.溶剂含量通常溶剂量过多的问题比较少见,一般过高出现击穿电压降低,膜厚偏高,桔纹较重的现象;大体上溶剂量减少时会发生涂膜外观的低下(干瘪)、膜厚不足问题等。
现场生产量少(T.O.速度慢)、电压膜厚偏低时,可根据槽液管理测试结果,通过适当增加F-3E补加量进行修正。
助剂补加:中和剂及补给溶剂在补加时禁止和原漆混合;中和剂补加最好预先进行稀释,在槽液流速快的地方补加。
2.车身涂装品质的日常管理涂膜表观性能:表面状况、光泽、膜厚、Ra涂膜机械性能:附着力、硬度、柔韧性、冲击、杯突、抗石击性涂膜化学性能: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耐盐雾性3.电泳涂装设备的管理电泳涂装设备较复杂,但按照其功能,可以进行如下系统分类:第四部分: 电泳槽特殊情况下的管理、对策1、.电泳槽温度失控(异常升温);电泳槽液温度过高,会使槽液稳定性急剧下降!遇到冷冻机工作异常情况下,即使人工加冰进行冷却,也需将槽液温度控制在规格范围。
HKP系无铅电泳槽液上限温度,一般 ≤35℃电泳槽温度与时间关系:33℃ → (7 日 ~ 14 日)35℃ → 3 日 ~ 4 日40℃ → 6 hrs ~ 12 hrs(非常危险)1.电泳原漆储存(异常低温);色浆、乳液以及添加剂都应室内储存,保持通风、干燥,防止受冻和过热,贮存温度应控制在0~35℃。
北方易遇到极寒气候,由于管理不慎或无法预料的冰冻天气,乳液和色浆会发生破乳结冰的异常现象。
若贸然加入电泳槽液中可能会引起涂膜针孔、颗粒、甚至槽液报废的风险。
应对:1.将冰冻原漆转移至温暖环境中,待其缓慢溶解。
2.取样实验室确认。
3.确认OK后,逐步少量添加,观察槽液参数及涂膜状态是否存在异常变化。
4.若出现异常,则立即停止添加,摒弃异常原漆。
注:即使实验室确认OK,也不能说明应用到生产线无异常情况发生。
2.电泳槽循环短暂停止;电泳槽液循环暂停后,会引发槽液发生顔料沉降,槽液ASH值下降,涂膜可能产生颗粒异常;易堵塞阀门或管路,循环暂停1h以上时,生产前需做如下处理:1h:需在正式生产前循环2h~4h;2h:需在正式生产前循环6h~12h;3h:需在正式生产前循环12h~24h;涂膜产生颗粒时:更换滤袋,加强过滤(若过滤器堵塞,需立即更换新过滤袋);当25μ以上滤袋的过滤效果不佳时,推荐使用10μ的精密过滤;参数调整:充分循环后,取样检测槽液Nv、ASH;依据检测数据,适量补加F-1/F-2,修正槽液Nv、ASH;3.电泳线休假不生产;降低槽液温度( 30℃→23~26℃),防止溶剂挥发;新鲜UF液溢流可直接回电泳副槽。
正常开启主槽循环,可定期开启UF后冲洗槽循环(视UF液NV而定);纯水洗槽可排空;阳极正常开启循环。
按正常频次点检槽液温度、循环状态及液位等,及时补水;关闭全部下排阀门,并定期点检;维修或施工时,应尽量防止污染;涂装线再次运转前,槽液参数根据检测结果实施相应涂料的调整。
4、细菌对电泳槽液的影响:PH值上升,严重时接近或超过7。
MEQ值急剧下降,F-3A耗量剧增。
(细菌噬酸所致)最终导致:槽液易沉降,滤袋易堵塞;严重时槽液分层,颜料析出沉底;严重时槽液有报废可能。
水平面颗粒增多;※ UF膜管堵塞、流量下降。
※ 在阳极膜管表面析出,堵塞膜管,增加压损,造成电泳膜厚下降。
以上是全部的电泳涂料的分享,欢迎大家来讨论,或者留言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