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有人能买到“救灾物资”当二手货的吗?这事儿还真发生了!最近,一位上海市民在二手物品店买了两张折叠床,床架上竟然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监制”,旁边还贴着“救灾物资”的标签,二维码和条形码都齐全。
这让人不禁要问:“这种物资能公开买卖吗?”视频一出,网友们炸开了锅。
咱们来看看这事儿是怎么发生的。
8月11日,这位网友在浦东新区航兴路的一家二手物品店,花了160元/张的价格买了两张床。
床体塑封得好好的,看起来跟没用过一样。
店铺老板透露,这批床是6月12日从浦东新区航瑞路的一个临时仓库买来的,当时53元/张,一共买了75张,已经卖出去一些了,剩下的还在店里。
再来说说这批床的来历。
它们产自宁波某公司,2020年12月20日制造的。
然后,这批床在2021年2月4日交给了某单位,最后又在2022年4月移交给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
按计划,这批旧物资应该在5月底清理消毒后送到钢厂销毁的。
监管部门也是迅速行动,8月12日就开始调查这家二手物品店了。
这家店也挺配合,追回了已经卖出去的涉事折叠床,把剩下的库存也退了回去。
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8月13日晚上发了情况说明,确认这批折叠床是使用过的应急物资,是仓库管理人员违规操作,私自卖出去的。
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还表示,已经把涉嫌违法的行为线索报告给公安机关了,公安机关也已经开始调查了。
另外,《上海市市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里强调,市级应急救灾物资在使用结束后,得经过严格检测才能回收再利用。
网友纷纷在网络平台留言对此事看法专业人士也出来分析了,说应急抢险救灾物资的购置、保管、调用都是有明确规定的。
像中央应急抢险救灾物资,一旦不符合使用标准了,就得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储备仓库要是未经批准擅自挪用或者因为管理不当导致物资损失,那可是要面临法律制裁的。
这次事件不仅考验了政府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也反映了民众对于公共财产管理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了。
应急物资作为公共资源,其合理调配与妥善管理可是至关重要的,任何违反规定的操作都将受到严惩。
说到这儿,咱们得琢磨琢磨了:怎么才能确保公共资源的安全与合理使用呢?怎么才能建立更为严密的监管机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呢?这些问题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古人云:“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这句话可是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得珍惜资源,合理规划使用,可不能让宝贵的物资流于形式,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啊!你觉得呢?是不是也应该好好想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