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杭海、林帆内容摘要: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不仅需要彰显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特殊的历史背景,在疫情时代通过设计的力量塑造中国国家形象,并在设计中注入更多的人类关切,向全世界传达更为丰富、多元的中国文化内涵与包容精神。
本文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主创人员的视角,探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中的传承和创新,以及图像象征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
关键词:冬奥会奖牌 传承和创新 图像和象征 国家形象一、历史背景和设计诉求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形象景观重要视觉元素之一的奖牌设计,无论从理念阐释、形制设计和纹饰组合等方面,都需要综合考量历史、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因素。
在奥林匹克传统价值观之上,赋予奖牌设计更多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
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奖牌设计都会力图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主办国文化特征的融合。
中国文化的独创性和深厚底蕴,以及在东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明成果,都可以成为奖牌设计的灵感源泉。
在跨文化交流的语境之下,传统图像的选择策略至关重要,需要设计者在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传统哲学、文化艺术和现代审美等方面找到一种平衡。
“在传统图像的选择、图像象征性阐释的表象之下,是中西话语的观念平衡、传统象征与现代寓意的关系平衡。
”〔1〕除了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主办国文化特质相结合这一基本设计诉求,本届冬奥会的主办地北京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个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城市,首个“双奥之城”的历史背景让设计者们拥有更多的畅想,也使得此次奖牌设计更加注重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历史文化遗产之间的传承关系。
既有继承又有创新,以此表现连贯的设计文脉、生成新的文化符号。
由此,玉璧的意象再次浮现,双璧和合,全新阐释了“双奥之城”的荣光。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设计在奖牌设计过程中也需要对当下国家战略进行思考与解读,同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群体精神诉求也深深影响着图像的选择和设计策略的制定。
由于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必将成为人类特殊历史的难忘时刻,此时全人类正面临着历史未有之变局和全新挑战。
因此在这一届的奖牌设计中不仅要体现举办国的文化特质,也要从中传达出疫情条件下的时代精神与普世愿景,那就是全世界人民需要更加团结,理性和平、共克时艰。
而通过奥林匹克奖牌这一象征物来传递这样一种理念,将是当下最有凝聚力的物质载体,也是最有效的传播途径。
“同心”的概念由此出发,“天地和·人心同”的设计主题既融入了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思想,也是对当下全球疫情的重新反思,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诉求。
基于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与主办国文化特征相结合的总体设计要求、“双奥之城”的历史背景以及疫情时代的普世话语等要素的交织与融合,为冬奥会奖牌设计带来各种需求、理解与思考,并使其不断探索传统图像的选择及其当代话语。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奖牌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