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厅到“方舱”,再从“方舱”到专题展览馆。
变的是一桌一椅,空间布局,不变的是同心战“疫”,所向披靡的精气神。
日前,“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览在武汉客厅开幕,全景回顾了镌刻在神州大地上、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武汉客厅抗疫专题展9000平方的展厅,1445米的展线,6个主题内容展区全面展示着抗疫斗争的不凡历程和伟大精神。
1100余张照片、1000余件实物、45个视频以及33处实景现场、18处互动项目重现大战大考的惊心动魄和艰苦卓绝,让观展者身临其境,重温了那段刻苦铭心的战“疫”时光。
在客厅之中,迎八方来客;于方舱之上,现抗疫史展。
总投资超过百亿、总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的城市地标——武汉客厅,也许从未料到,自己会派上临时医院的用场。
8个月前,这里还是能同时容纳2000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方舱,而今,在这块被“疫火”淬炼过的土地上,武汉抗疫专题展在武汉客厅举办,这既是一种“抗疫”胜利的宣告,同时也是为了铭记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英勇,为了不能忘却的记忆。
武汉客厅,不单是屹立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东南方,迎接南来北往客人的城市建筑;更是根植在每一个武汉市民心底,引领他们凝心聚力、感恩奋进、战胜磨难的精神地标。
面对疫情突袭,仅用了3天时间,武汉客厅被改造成方舱医院,用于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轻症患者。
从2月6日晚迎来首批患者,到3月8日闭舱谢客,武汉客厅累计收治患者1815人,治愈患者868人。
效率,是对生命最庄重的承诺。
分秒必争,与“死神”竞速,这是武汉客厅直面疫情,所做出的唯一、且自觉的抉择。
即使在武汉疫情最严峻的时刻,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依旧充满温情和希望。
“火红的萨日朗”从这里舞动全国;枝繁叶茂的“信心树”一天天拔节生长;备战高考的“励志女孩”心无旁骛,眼里有光……客厅,住的都是兄弟姐妹,方舱,是每一个患者温暖的家。
这里,不是一座冷冰冰的方舱医院,而是盛满了爱,温暖还有希望的港湾。
信念,是抵抗病毒的一剂良药。
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和患者互相鼓励的留言贴、武汉战“疫”必胜的涂鸦墙、“全国人民都为‘热干面’加油”的铿锵话语……在抗疫专题展展厅里完美留存,真实再现。
“一起为热干面加油!”“比病毒蔓延更快的,是爱和希望。
”“战‘疫’必胜。
”在战疫中,这些每天温习的话语汇成了一道光,照亮寂寂黑夜。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历经76天封控的武汉,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方舱医院又恢复成了武汉客厅。
在武汉客厅里举办的抗疫专题展,又让这座城市地标,多了一层光荣的印记,滚烫的灵魂不朽,英雄的城市永生!1:1复原的援鄂医护人员群像,每一个签名都是一颗仁爱之心;每一面旗帜,都是一腔护佑生命的热血。
展厅里,解除离鄂离汉通道管控时的短视频、一组“暂停”与“重启”对比图、“过早”的实景复原……宣告着那个熟悉的武汉又回来了,久违的烟火气,让人热泪盈眶。
参观快结束的时候,一位老爷爷在旁边说:“看,现在的年轻人还是不错的,来看抗疫展的都是些年轻人!”抬眼望去,武汉客厅里人头攒动,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在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一帧帧画面里,被感染抑或是感动着。
胜利中回眸,重温感天动地的历史瞬间,铭刻伟大抗疫精神,守护着生命尊严的高地。
武汉客厅里,俯拾皆是我们打胜这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的细节和证据。
风雨来袭,党是人民的主心骨;困难面前,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不畏险阻,后浪奔涌的责任担当以及武汉客厅所引领的精神地标,必将带领英雄的荆楚儿女,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并将一直胜利下去!(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曾晗 责任编辑 李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