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它以坚固的构造和雄伟庄严的外观,显示着城池的威严。
古时候的重庆老城三面环水,地形蜿蜒崎岖,因其历史文化底蕴厚重,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所以修筑城墙是古时候重庆将守必做的事情,而这一修居然成就了重庆城17座城门的传奇。
朝天门(开),大码头,迎官接圣;翠微门(闭),挂彩缎,五色鲜明;千厮门(开),花包子,白雪如银;洪崖门(闭),广开船,杀鸡敬神;临江门(开),粪码头,肥田有本;太安门(闭),太平仓,积谷利民;通远门(开),锣鼓响,看埋死人;金汤门(闭),木棺材,大小齐整;南纪门(开),菜篮子,涌出涌进;凤凰门(闭),川道拐,牛羊成群;储奇门(开),药材帮,医治百病;金紫门(开),恰对着,镇台衙门;太平门(开),老鼓楼,时辰报准;人和门(闭),火炮响,总爷出巡;定远门(闭),较场坝,舞刀弄棍;西水门(闭),遛快马,快如腾云;东水门(开),有一个四方古井,正对着真武山,鲤鱼跳龙门。
这首诗名为《重庆歌》,是山城人民口口相传下来的,小时候常常听爷爷奶奶哼起,用来帮助记忆这些城门的。
歌中记录了重庆这十七座城门的名字和特点。
之所以在重庆修筑这么多座城门,还得从明代洪武年间驻守重庆的卫戌指挥使——戴鼎说起。
在南宋时期,重庆知府彭大雅为了抗击外敌入侵城池,守护一方和平,根据重庆地势修筑了东西南北四道城门,这时已基本形成了重庆古城墙的结构框架。
但是彭大雅所修筑的城墙,要么就太简陋,设施不全;要么还没有完工,就地势环境将就搭建。
古时候战乱不断,风云变幻,修筑城墙就是为了抵御外敌,振奋士气的,这些象征着百姓安居、威严纪律的城墙在许多士兵眼里肯定是显得简陋破败。
于是后来,作为重庆卫指挥使的戴鼎,便在彭大雅所修筑的城墙的基础之上大兴土木,垒石铸城,将其进行修复、加固,还完善了不少新的设施。
戴鼎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确定方位,以“九宫八卦之象”确定数量,完成了重庆这十七座城门。
修完这些城门,还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取名了。
这十七座城门,早就难以分辨出东西南北,自然不能用方位来取名。
而自古以来城门都是具有政治军事象征的,多多少少要有些文化底蕴,这对于一介武夫的戴鼎,实在是一件麻烦的事。
于是戴鼎将迎官接圣的熏风门改成朝天门,包含安定太平、臣服天子的寓意。
洪崖门,也就是现在的洪崖洞,已经是游客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啦。
而另外一些城门名称如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