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商品没有索取发票,报销时再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作为发票来充当原始凭证。
上述这类的“白条入账“,大部分财务人员工作中都经常见到吧很少人却在意“白条入账”的风险,等到年底税务人员稍微一翻账,就能翻出一堆问题来:湖北省武汉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分局在对一家新三板企业2017年1月1日 至2018年12月31日的涉税情况检查中发现,公司2017年8月的销售费用5600元是以一张白条代替发票下账的。
经调查后了解到,是由于销售人员的离职,其手上一笔修车费用5600元,没有向汽修公司索要发票。
公司财务只好暂时以收据替代发票入账。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武汉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分局对该公司处以2000元的罚款。
该情况并不是个案,许多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我们公司是工程施工公司,在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一般不索要发票都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特别是采购水泥、沙、石子等建筑材料。
由于卖方不能提供发票,会计人员只能用白条入账。
”“我们企业购进用品,支付劳务费等没有取得正式发票,经过老板批准,后期都以收据或手写白条入账。
”·····因此,我们要搞清楚哪些情况算做白条入账。
白条,即以个人或单位的名义,在白纸上书写证明收支款项或领发货物的字样,以收据代替发票,去充当原始凭证。
现在交易手段完善,大都具备取得正式发票的条件,但也还是存在许多取不到发票的情况,我们来看看“白条入账”主要发生在哪些业务?1、涉及到个人行为付给个人的各种费用、例如:福利费、补助费、丧葬费、出差补助费,工作经费、个人劳务报酬、租用私人财产支付的租金,向个人借入资金支付的利息,在小商场购买各种商品等。
这些交易本质上是企业发生费用的行为,但是由于是支付对象是个人,在现实中要索要发票是比较困难的,也是不太容易实现的,因此这部分成为白条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