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圣马可广场(意)(圣马可广场意义)

发布:2024-10-03 浏览:32

核心提示:马可(Marco,?—68)是耶稣圣徒、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一生跟随彼得(Peter,?—64)传教,于耶稣复活升天后38年(公元68年),遭埃及统治者惨无人道的毒打折磨致死。被马可感召的那些埃及基督教信徒们,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收埋了他的遗体。其后,两个威尼斯富商根据总督授意,于公元828年,从埃及亚历山大港将圣马可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为其修建教堂,遗骨被安葬在教堂内的大祭坛下。此后,威尼斯人将圣马可奉为守护神,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其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圣马可画像(网络图片)圣马可广场

马可(Marco,?—68)是耶稣圣徒、圣经中《马可福音》的作者,一生跟随彼得(Peter,?—64)传教,于耶稣复活升天后38年(公元68年),遭埃及统治者惨无人道的毒打折磨致死。
被马可感召的那些埃及基督教信徒们,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收埋了他的遗体。
其后,两个威尼斯富商根据总督授意,于公元828年,从埃及亚历山大港将圣马可遗骨偷运到威尼斯,并为其修建教堂,遗骨被安葬在教堂内的大祭坛下。
此后,威尼斯人将圣马可奉为守护神,教堂以圣马可的名字命名,其广场也因此得名——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画像(网络图片)圣马可广场(Piazza San Marco),又称威尼斯中心广场,是威尼斯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被誉为“威尼斯心脏”,曾被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赞叹为欧洲最美的客厅和世界最美的广场。
圣马可广场(网络图片)鸟瞰而下,圣马可广场被总督府(A)、圣马可大教堂(B)、圣马可时钟塔(C)、旧行政官邸大楼(D)、拿破仑翼大楼(E)、新行政官邸大楼(F)、圣马可钟楼(G)、圣马可图书馆(H)等建筑围成了一个不规则梯形。
东西长约170米,东侧宽约80米,西侧宽约55米,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
广场建筑外侧又被运河水系所包围。
著名的叹息桥就在总督府背后(I)。
圣马可广场鸟瞰图圣马可广场初建于9世纪,当时只是圣马可大教堂前的一座小广场。
1177年,为了罗马教宗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Ⅲ,1105—1181)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1122—1190)的会面,才将圣马可广场扩建成如今的规模。
1797年,拿破仑占领威尼斯后,将广场边的行政官邸大楼改成了自己的行宫,还建造了连接两栋大楼的翼楼(D)作为舞厅,被命名为“拿破仑翼大楼”。
圣马可广场的出入口位于南侧的圣佩特罗尼奥广场,即威尼斯城的迎宾入口(G、A),威尼斯官方城门是两根高高的白色石柱,耸立在广场入口的东西两侧。
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头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即威尼斯城徽——飞狮。
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西侧圆柱上则是威尼斯守护神圣狄奥多(San Teodoro)雕塑。
圣马可广场出入口——圣佩特罗尼奥广场(网络图片)威尼斯总督府(A),又称威尼斯公爵府,是威尼斯共和国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始建于9世纪,属于中世纪哥特建筑。
现存的外貌始于14至15世纪,当时的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伊斯兰国家的文化贸易往来密切,有大量的阿拉伯人定居威尼斯,故总督府立面的席纹图案明显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
其建筑之华丽,也充分展现出了昔日共和国之国威。
威尼斯总督府局部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也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
它始建于公元829年,原是一座用来供奉圣马可的小教堂,因毁于火灾于1043年开始重建。
1073年主体结构完成;教堂正面的5个入口及罗马拱门于17世纪陆续完成。
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总督的私人礼拜堂。
圣马可大教堂模型图(网络图片)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从外观上看,5个穹顶是仿自(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从结构上看,采用帆拱构造,有着典型的拜占庭风格;从正面装饰上看,又源自巴洛克风格;从教堂平面看,呈现出希腊式的集中十字,是东罗马后期的典型教堂形式。
因此,大教堂被称之为千年的古迹瑰宝。
大教堂内外共有400根大理石柱子。
在入口的5个拱门上方各有一幅描述圣马可事迹的镶嵌画,分别记述了圣马可遗骨运回威尼斯直至下葬大祭坛的5个主题画面。
中央拱门上方有前4世纪的4匹青铜马,这是威尼斯人于1204年从伊斯坦布尔掠夺来的,曾被拿破仑带回了巴黎。
圣马可大教堂正面局部(网络图片)教堂中间的黄金祭坛高1.4米,宽3.48米,镶嵌有2000多颗各式宝石。
教堂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穹顶,都是细致的马赛克镶嵌画作,主题涵盖了耶稣12使徒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被镀覆了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被笼罩在金色的光芒中。
大教堂内部(网络图片)为装饰“圣马可之家”,自1075年起,所有从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只都必须向教堂缴纳1件珍贵礼物。
因此,圣马可教堂增添了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收藏品,成为了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
圣马可时钟塔(Clock Tower),位于旧行政官邸大楼最东端(C),并与之并列的一个建筑,是文艺复兴早期的建筑(1496—1499),是威尼斯最受欢迎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圣马可时钟塔局部(网络图片)主体建筑中间有一座带时钟的塔,塔顶露台上有一口铸造于1497年的大钟,当时是摩尔人登楼撞击大钟整点报时,后来被两个机械青铜“摩尔人”手持钟锤敲钟替代。
“摩尔人”敲钟报时机械撞钟装置下面是威尼斯城的守护神雕塑,一头带有翅膀的狮子和一本翻开的书。
威尼斯守护神雕塑时钟塔中部半圆形平台内嵌有一尊青铜镀金的《圣母圣婴》像,然后就是与顶部“摩尔人”联动的大钟盘。
大钟显示时辰、季节、月相以及太阳在黄道带上移动的情况。
钟的外圈标有24个罗马数字的圆盘,代表一天中的24小时。
中间象征太阳的金色指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转动,指向相应的“时针”数字。
中圈是黄道十二宫图,最中心是地球,代表当时认为的宇宙中心(地心说),围着它转的除了太阳还有月亮。
钟塔下面两层是巨大的拱门,由此通往城市的主要街道。
圣马可钟塔时钟盘(网络图片)旧行政官邸大楼(D),建于12世纪,全长约152米。
旧行政官邸大楼局部新行政官邸大楼(F),建造于1582—17世纪,威尼斯共和国自1797年被拿破仑灭亡后,这里一度成为了王宫。
现威尼斯大型重要活动都在这里举行。
新行政官邸大楼局部(网络图片)圣马可钟楼(G)为威尼斯的地标之一。
高98.6米,下半部是由砖块构成的巨大柱状建筑,每边长12米,高50米;上方则为拱形钟楼,共放置了5座钟;拱形钟楼的上方是方形建筑,外墙分别由狮子与正义女神所妆饰。
圣马可钟楼局部圣马可钟楼于9世纪作为码头瞭望台建造,后曾多次因火灾或地震导致严重损毁,经历多次修复或重建。
1902年钟楼发生倒塌,1912年完成重建工作,采用1514年的钟楼造型,内部装有电梯直达顶端,可眺望威尼斯的全景。
圣马可钟楼倒塌时的图片(网络图片)钟楼倒塌后的瓦砾现场(网络图片)钟楼上共有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5口铜钟:一口在有犯人处决前被敲响,一口在工作开始及工作结束前被敲响,一口在每天正午时被敲响,一口为议会会议专用,而另一口则为其他会议专用。
时过境迁,这些钟现在只做整点报时用。
圣马可图书馆(H),全长84米,共上下两层。
一层立面为拱廊,二层为图书馆。
整座建筑被认为是盛期文艺复兴建筑中最壮丽的作品。
圣马可图书馆局部(网络图片)圣马可广场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
几千年来,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威尼斯的历史和威尼斯人的信仰,在这座广场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纵观整个广场建筑,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俱全。
秀丽的建筑,高耸的塔尖,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令人心旷神怡;那些连绵不断的券廊,将高低与年代不同的建筑全部统一了起来,令人倍感亲切;广场中间那千百只象征和平的鸽子,盘旋飞翔,时起时落,更增加了广场平静安详和谐的生活气息。
圣马可广场的美丽迷人,值得威尼斯城为之荣耀,值得市民为之相守,值得游人为之留恋!停留太长,怕你沉醉,不能自拔!附记、威尼斯风光贡多拉码头威尼斯街道(网络图片)远观威尼斯总督府小雨过后,威尼斯地面与略低于海平面大雨过后的圣马可广场(网络图片)由于地面下沉速度增快,海平面的不断上升,不久的将来威尼斯将变成水中城市总督府的柱廊(网络图片)叹息桥(网络图片),法院与死牢经叹息桥连接经过这里的犯人都是死囚,从窗口探视外面的世界,发出叹息声声......(以上图片除已注明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西欧见闻(六十):圣马可广场(为什么说圣马可广场是欧洲最美的客厅?)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百科 装修咨询 装修预算表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