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个周日,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雨,周一上班的时候,天空是水洗过一样的蓝,这样的天气太适合去文艺范儿的地方走走逛逛了。
园区的北京工艺懋隆艺术馆早上10点开门,下午4点半就关门,周末照常开放,国家法定节日休息,建议早点过去。
上个周日,北京下了一整天的雨,周一上班的时候,天空是水洗过一样的蓝,这样的天气太适合去文艺范儿的地方走走逛逛了。
地铁八通线从双桥站B口出来然后右拐,没走几步就有阴凉,路旁的人行步道全部被大槐树的枝叶覆盖,有些年头的红墙上爬满爬山虎,老旧厂房搭配着绿色藤蔓有一种特有的怀旧气息。
在林荫路上走了差不多一公里之后,远远地就看见几个红色的大字出现在一个高层楼顶上——懋隆文化创意产业园到了。
园区的雕花铁栏杆上立着一副对子,红底金字写着“参观去故宫 购物到懋隆”。
乍一看有些奇怪,看了园区的背景介绍就明白了。
原来这里曾经是国有外贸公司北京工艺的仓库,建筑面积有6万多平方米,始建于1964年。
经过50多年的使用,仓库变得老旧不堪,无法继续经营下去,不得不进行升级改造。
于是,就把这儿打造成了懋隆品牌下的工艺品国际贸易基地暨文化产业创意园区。
因为懋隆是北京外贸领域里唯一的老字号,蜚声海内外,借着这一品牌,可以让园区的产品在国际上更有名气些。
现在,园区内汇集了华映星球动画工场、硅元陶瓷、北京佳美丽家陶瓷、北京般若、北京博观等高端工艺、文化传媒类公司,新鲜血液的引入让昔日的老旧仓库焕发出勃勃生机。
艺术馆带你穿越回古代进入园区以后,第一大看点就是北京工艺懋隆艺术馆。
馆内展区共有4层,宫廷家具、古董珍玩、珠宝玉器、苏绣湘绣、珐琅漆器等上万件彰显中国皇家气派的传统工艺精品让人眼花缭乱,如时光穿越回到古代。
在一楼的宫廷家具展区里,我发现了一个描金贴翠的桌上小柜,特别喜欢,那柜面上贴着栩栩如生的牡丹、喜鹊,柜子内里是描金的花瓣,还有收藏首饰的暗格,做工考究,画风细腻,可惜就是太贵了,小小一个柜子就要2万元。
但这还不是最贵的,那些精致的红檀木桌椅、罗汉床、嵌玉的立柜、贴景泰蓝的条几价格更贵,高达十几万元。
除了家具区,四楼的瓷器、玉器展厅也值得花些工夫细看。
在玉器展厅里,进门处就是一尊千手玉观音,在玻璃展柜灯光的映衬下散发着温润的光泽。
在展厅里逛一圈,就会发现,这儿汇集了白玉、河磨玉、青玉、和田籽玉、独山玉、黄龙玉、玛瑙、翡翠等数十种材质的玉雕精品,不少都价值不菲。
不过好在玉器展厅既有工匠大师制作的翠玉白菜、玛瑙围棋等代表作,也有向游人售卖的普通玉石小挂件,算是平衡了各方需求。
由于艺术馆下午4点半就关门,没等怎么仔细逛,各个展厅的灯就相继熄灭,我也只好下楼离开。
仓库藏着文创公司从艺术馆出来,左手边是一个青瓦中式建筑,门口种着一丛竹子,古色古香,20多个旧式仓库沿着整洁的马路依次排开,一家家文创公司就坐落在里面。
正想着好好逛逛,天公不作美,飘来一团云彩就开始下起小雨点,得赶紧找个地方避避雨,抬头一看,恰好打头的一家仓库被改成了现代咖啡馆,名字叫GEE。
冒着雨跑到门前,正看见几个小伙子往外搬东西,然后被告知今天咖啡馆调整,不对外营业,真是可惜了,只好下次来的时候进去坐坐,看大众点评上评价还不错呢。
往里走,11号仓库是同源传统丝绸,墙壁上挂着巨幅旗袍美人和苏绣的精品展示;Design16门口开满了红黄月季,与月季对望的是一个白色的小天使雕塑,坐在草坪上,出神地望着远处的海棠。
由于仓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进驻的公司就成了类似独立庭院式的存在,有白领在小院之间往返跑忙着递送文件,一家公司还在玻璃窗上贴了福字剪纸。
园区旧标语与西式庭院在旁边一个仓库的屋檐下避雨,看对面郁郁葱葱的柿子树、盛开的大花月季、墙上的“文革”标语,干净的柏油路很快被雨点打湿,一时间竟有些恍惚。
沿着柏油路继续前行,不时看见仓库外墙上的“文革”标语,都是在灰色的砖石上用淡蓝色铺底,再用红色字体书写,在枝叶碧绿的银杏树衬托下有一种历史穿越感。
绿竹、月季、银杏、鸢尾、柿子树……仓库房前屋后是每家的独立花园,精心种植的花花草草在雨后散发着独特的香味。
如果哪家公司要开个露天会议,只需要在小花园里支把阳伞、摆几个座位就行,这工作环境真是棒极了。
GO提示逛了大半天,如果非要给这个园区找缺点的话,那就是吃饭的地儿实在太少了。
经园区工作人员指点,园区东门外有家麦当劳,正好在柏林爱乐小区对面,吃完了可以步行去6号线黄渠站返回城里。
园区的北京工艺懋隆艺术馆早上10点开门,下午4点半就关门,周末照常开放,国家法定节日休息,建议早点过去。
孙文文 文并摄 制图 冯晨清 (责编:海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