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不受我待见的食蔬,比如豆腐,芹菜,大蒜,胡萝卜,也包括气味浓烈的香菜,在我的家乡也叫它芫荽。
年长,有些气味密码随着机体的衰老,不再固执,逐一由身体自动解码。
这些年少时的避之不及,渐次都成了我的喜爱。
芫荽,在法国并不常见,一般超市,是作为精细的调味菜出售,10克左右近2欧元(约15元人民币)。
贵,就没法吃得过瘾!而我呢,偏偏过一阵就念想芫荽那味儿。
每次必须驱车半个多小时,去距家80里开外的一家特别的蔬果超市,才能觅到“一捆”100克且价格合宜的芫荽。
前日开车去买了两把。
一把准备用来包芫荽猪肉馅儿饺子,一把用来腌个小菜,用以早餐佐食馒头。
我的少儿成长时期是在北方,味觉上的北方烙印足够深刻。
即使在异国他乡生活20多年了,也时常喜欢腌制一些小菜,蔚籍家乡培养出的胃。
比如腌制辣椒、芫荽、黄瓜 、萝卜,胡萝卜等。
洗净,晾干水汽,切丝切丁,只放盐和麻油,头天腌,放冰箱,转天就可以吃。
夹在馒头里,味道清新爽口,一般5、6天就见了瓶底。
这不,昨天下午腌了一瓶芫荽。
为了达成“珠联璧合,强强携手”的美食效果,晚上我又蒸了两屉馒头。
今早,室外,天空在欲雨未雨间酝酿着情绪,室内,我悠然地品味着我的中式早餐,自然,必须有我的馒头和芫荽,咸香的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