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你听说过“叶脉绣”?这项神奇的技艺是由一位来自贵州的女子杨丽创立的,背后不仅有着她对苗绣的热爱,还有她从医药销售到刺绣创业的精彩人生转折。
想知道她是如何把普通的树叶变成艺术品,吸引了国际市场的目光?那就快来一起揭开这个故事的面纱!创作技艺的探索与突破杨丽的“叶脉绣”技法究竟有多神奇?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到底是何方神圣?走,一起来了解一下!“杨丽,树叶绣那个。
”“噢,知道了!”在贵州从事非遗传承工作的人群中,这样的对话屡见不鲜。
如今的杨丽,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苗绣传承人之一;更是苗绣叶脉绣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作为“东方大国苗绣第一人”,她的创新从不止步于此。
2018年,杨丽刚刚参加完一个展览回到贵阳,她的同学给她发来一张照片:“你看,这是我们大学校园里的小路。
”照片上,路边的树叶黄了,叶脉变得清晰。
杨丽一看,心中顿时一亮:树叶上清晰的叶脉图案,和苗绣的几何图案如出一辙!作为苗族人,杨丽从小就对苗绣情有独钟。
2004年,考入贵阳中医学院的她,因为专业课实在学不进去,便放弃了医学专业。
那时距离报到只有一个月时间,杨丽一个人在家闲不住,便拿起针线,跟着妈妈学会了苗绣。
没想到一学就爱上了。
大一时,她就曾擅长设计各种苗绣图案,做出来送给同学和老师。
毕业后进入县城卫生院工作时,她的办公室墙上就挂满了她自己绣的苗绣作品。
2007年,杨丽辞去了在医院的工作,去了重庆打工。
期间她还在开卡拉OK当过老板,在酒店做过服务员。
5年后,因儿子生病,她选择回到贵阳。
回家后她在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经理。
虽然有了相对丰厚的收入,但心中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自己更喜欢做苗绣。
2012年春节前夕,她辞职下海,在贵阳市南明区民生路与花明路交叉口租下的第一个工作室里开始刺绣创业。
起初生意并不好做,因为不熟悉这一行业,杨丽很少有人找她定制苗绣衣服。
为了挽回生意,她只好自己做展览宣传。
大大小小的展览场地让她去过不少,但效果并不明显。
有时候展览结束了还找不到下家买作品。
但是在参加展览的过程中,杨丽发现了一个现象:每次展览结束后外国朋友总会围着她的作品问东问西。
他们虽然不买衣服,但都愿意掏钱买作品上的刺绣图案。
尤其是一些图案局部放大后的照片,更受外国朋友欢迎。
通过交流她得知,他们会把这些图案做成壁画、地毯或者纹在皮革制品上。
2015年10月18日,杨丽参加了贵阳第二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
比赛要求参赛者根据给定的材料设计出一到三款旅游商品,并附上产品说明书和价格。
材料包里有树叶、树皮、薄荷等若干原料。
比赛结束后主办方把所有参赛者带到贵阳花溪国际会展中心进行闭幕式暨颁奖晚会。
晚会进行到一个环节时主持人请所有参赛者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旅游商品原型图和产品说明书。
在场观众投票选出最佳设计奖和最佳人气奖。
当杨丽拿着自己设计的树叶图案刺绣作品上台展示时,台下鼓掌声如潮涌;当主持人宣布最佳人气奖由杨丽获得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主持人宣布特等大奖获得者是杨丽时台下掌声如雷。
因为在比赛作品中她写道:“我将会用这些原料设计一款具有苗族特色的女式T恤衫,并赋予它一个响亮的名字。
”而她拿到展台上去做展示时,不仅展示了刺绣作品本身,还将产品说明书中的文字朝向观众席高喊:“这是我设计的叶脉图案绣花T恤衫!”当时全场观众包括评委老师、其他参赛者以及晚会现场所有来宾都为之惊呆。
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把树叶上叶脉图案用到刺绣作品中去。
这样独特的设计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
接下来外国朋友们也来向她慕名请教,在场几十个外国朋友纷纷表示想买下这件T恤衫并出高价2000元买下3件参赛用作展示的刺绣作品。
通过这次比赛和交流杨丽豁然开朗:原来树叶上那条条叶脉图案可以直接拿来做刺绣图案!回到家后她迫不及待地找来各种树叶进行试验:落羽松树叶、银杏树叶、枫树树叶、槐树树叶……结果都很理想。
从此她找到了自己创业以来一直在寻找的东西:真正能打开国际市场的产品。
同时也为贵州省各地下岗女工提供就业机会。
结语杨丽的故事真是让人感受到梦想与坚持的力量!她用一片树叶,串起了自己的艺术之路,也为更多女性提供了就业机会。
这样的创意与努力,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点赞和评论,你觉得?欢迎分享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