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安拍的《色戒》里面易先生带王佳芝买钻戒是极富寓意的情境设计:表面看起来,长时间的筹谋下易先生似乎即将被绳之于正义;但一枚鸽子蛋大小的粉色钻戒让王佳芝转身献祭了自己。
有人疑惑电影里的钻石珠宝商人为什么是印度人?这正是剧组懂行的地方。
事实上,在《色戒》以及之前的时代,也就是1950年之前顶级的钻石都掌握在印度珠宝商手中。
欧美珠宝商是在工业革命后新的钻石切割设备兴起和掠夺全球财富供皇室贵族显摆之后才逐渐控制了钻石话语权。
印度不仅是钻石的最早产地,也是很多其他种类宝石的产地,号称宝石之国;也是印度佛家精明的用佛教七宝来供奉自己的地域背景。
在工业器械帮助挖开地表岩层之前,人类是无法顺着金伯利岩筒从地下开采钻石的,钻石、红蓝宝石同金矿、翡翠、和田玉一样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导致的深层的岩层破碎,破碎的岩层被抬升到高海拔,然后再被河流携带冲刷到人类生活的地方,直到被发现、打磨、大放异彩,而被赋予宝石之名,大部分宝石的发家史,莫不如此。
那为什么是印度呢?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新的高原,不到一亿年,换句话说,就是距离人类文明史最近的地球深层岩石被挤压变形至破裂、抬升的地方,破碎导致地球深层的岩石暴露,抬升使这些岩石可以被重力和冰川流水作用携带至低处,一路被流水带向印度、缅甸等东南亚下游地区,足够长的时间和距离可以让岩石被分解,只留下最坚硬、稳定的部分,也就是各种各样的宝石。
所以印度是很多宝石的最初的出产地。
一些不易分解的、成分最纯粹、结构最完整、最致密坚硬的岩石中的独特部分被埋在厚厚的河流沉沙土层中,一遍遍的淘洗总有收获。
地利之便让印度有了宝石加工的天时,工业时代之前珠宝加工的技艺都兴盛于印度。
即便后来我们可以杀鸡取卵的到地下直接找钻石,印度也一度传承了珠宝加工的优势。
其中钻石以其最大的硬度和色散,对切割的角度有十分苛刻的要求,因此全球优质钻石最初需要到印度来接受顶级的加工。
印度珠宝商是顶级钻石的代言人也就不足为奇。
尽管现在钻石的开采和加工话语权都已经被其他国家取代,其中中国河南在人造钻石领域也享有了一席之地。
但印度文化中对钻石-宝石之王的感情仍然存在。
也许正因为懂得钻石工业开采、培育、切割钻石的泛滥,印度人对天然产的、原始的、大粒钻石才情有独钟,钻石首饰并不在凸显它的熠熠生辉,相反是拿人类扭捏作态切割打磨的熠熠生辉碎钻来凸显大颗粒钻石原石的庄重。
毕竟作为内行,他们知道大颗粒天然钻石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地球宝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