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近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党组书记费少云看望了村镇建设处全体同志,希望大家珍惜崇高荣誉,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坚持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敢为善为、奋发有为,在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的新征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周岚厅长、费少云书记看望村镇建设处全体同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季宇轩解民所“忧”,让百姓安全感“扎根”让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念兹在兹。
答好“让百姓安居”这道题,村镇建设处锚定“两不愁三保障”中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有保障这一目标任务,聚焦农村“经济最困难、住房最危险”的家庭,积极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设最基本的安全农房。
实现全省存量农村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清零”,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江苏迅速组织开展行政村集体土地上的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作为主办处室,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面对面广量大的农村自建房,闻令而动,尽锐出战。
立足当前,用半年时间高效地组织完成全省1000多万户农房安全隐患现场排查;着眼根本,在守正创新中突破监管堵点,研究制定《关于加强用作经营的农村自建房使用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作为全国第二个印发相关文件的省区市,得到国家充分肯定和大力推广。
行民所“盼”,让群众获得感“常驻”改善农村住房条件,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村镇建设处认真践行省委、省政府“决不能让群众住着危房‘被小康’”的庄严承诺,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深入苏北广袤农村开展摸底调研,研究制定数百份指导性政策、技术、管理文件;密切联系基层和群众,以千个农房改善在建项目为阵地,送技术、强服务、抓督导、促落实,寒来暑往,夜以继日。
三年多的苦干实干、攻坚克难,34.5万农户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00多万人从老旧农房迁入“安全舒适、设施完善、经济适用”的温馨家园,农房改善地区的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步促进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带动了农民就地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
这一工作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广泛认可,改善农户满意率达93.3%,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留住乡愁,让人民幸福感“日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这一时代课题,村镇建设处遵循乡村发展规律,立足乡村现状实际,探索实践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让美丽宜居、活力宜业、共享宜游的乡村成为助力江苏乡村振兴的重要源泉。
落实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的要求,组织设计团队深入乡间地头查实情,走村入户访民意,制定更接地气、更有品质、更符合群众需求的规划设计方案。
经过几年持续努力,全省已建成540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实现所有涉农县(市、区)全覆盖,成为江苏探索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和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的鲜活样本,在全国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品牌效应”。
通过开展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有效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平均年收入分别增长约34%和22%,农户满意率超95%。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