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常说的空气能,一般会想到三位一体系统或两位一体系统,它们指的是:中央空调系统、暖气系统、生活热水系统,这三个功能均由一个主机设备完成或只是中央空调和地暖系统共用一台主机的,而生活热水完全独立开来。
它最显著的区别是家里的暖气系统、生活热水全部搭载在了中央空调系统里了,不再使用壁挂锅炉、热水器设备了。
这样的系统,主要是能给我们带来以下好处:1、设备间的最小化。
通常户型仅在厨房位置留有天然气接口,设备间均是后期规划修建,因为燃气锅炉改管情况常常发生,很多时候需要花一大笔钱才能实施。
2、不再担心天然气入户气表流量不够使用。
现在的房子越修越大,一般户型配置4立方表居多;如果牵涉气表增容必将是一笔不可小视的费用。
3、利用回收外机排出的热量,用于加热生活热水,具有节能的作用;4、冬季制热使用电能,直流变频外机COP值高达3.7以上,比用天然气节约更加节约。
5、使用电能,没有废气排放带来的污染,环保。
这样的系统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空调为氟系统+地暖+生活热水,利用一台壁挂式外置热水交换器给地暖提供热水和为水箱换热。
如上图所示,中央空调系统的外机与内外机采用铜管连接,换热媒介为化学剂氟利昂。
它的运行原理大概是:外机压缩机把氟利昂进行压缩,利用铜管把氟利昂冷媒剂输送到室内各个区域内机的冷凝器,通过内机的鼓风机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
当外机排出室内的热量时,被热水交换器再次利用加热生活热水。
冬季外机压缩机对氟利昂进行压缩,输送到热水换热器与地暖水进行换热,得到我们需要的地暖水的温度,再通过分集水器分配到地暖末端进行循环散热。
优点:空调施工简单;对热空气进行了再次利用,节约了能耗,节约了设备空间(外机与热水换热器不能距离过远)。
缺点是:空调对管路长度、高度均有要求;冬季空调制热效果不太理想,舒适度差,特别是大户型中的落地玻璃多、层高高的情况。
另外,在四川高湿寒地区,外机化霜的频率很高,冬季生活热水容易出现不及时的现象(其它省份区域本人不清楚)。
二是:空调为水系统+地暖+生活热水;如上图所示,中央空调系统的外机与内机不再采用铜管连接,管道可以使用钢管、铝塑管等材质,选择空间很大;换热媒介也不再使用氟利昂,而采用水;它基本原理是:外机压缩机把氟利昂进行压缩,在外机内部进行氟利昂--水的热交换,得到的热水再利用水泵提供动力,通过管道把冷冻水(热水)输送到室内各个区域内机处,通过内机的鼓风机对室内的空气进行换热,从而达到空间的制冷制热。
生活热水的产生,也是靠外机内部换热输出的热水,通过水箱内置的换热盘管在水箱内部与自来水进行直接换热,从而达到我们生活热水的温度。
冬季地暖需要工作时,还是利用外机内部换热得到的热水进入地暖系统,输送到地面下进行热辐射。
优点:空调主机与末端是独立的两套系统,稳定性更高;系统管路完全不受长度、高度的约束;节约了能耗,节约了设备空间;夏季空调制冷舒适度高,冬季空调制热不容易吹冷风。
缺点是:在四川高湿寒地区,冬季生活热水容易出现不及时的现象(其它省份区域本人不清楚)。
另外系统对设计、安装技术要求较高。
以上两个形式的系统中生活热水面临的问题,一般我们会外接并联壁挂锅炉进行辅助加热,当生活热水换热能力不及时时或地暖效果不佳时,壁挂锅炉会自动辅助进行加热。
三是:空调为水系统+地暖;该方式类同于上一种,不过由于生活热水在该系统里的缺点问题,所以我们把生活热水功能剃掉了。
生活热水单独设计由其它方式进行,剩下该系统只为中央空调系统和地暖系统服务。
优点是稳定性更高,空调制冷有比较好的舒适度,地暖稳定性很高。
多种模式运行,比如空调模式、地暖模式、空调+地暖模式;缺点是:对系统设计、安装技术要求较高;用户要单独考虑热水器。
综上所述,我推荐第三种系统形式,按经验来说,系统越简单越稳定;另外在四川,生活热水在家庭里是很重要的,所以独立出来也是最好的考虑。
【分享暖通技巧,欢迎关注讨论】【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秒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