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城市】欢迎您来到装修百科!
关注我们
我要装修

西方世界有没有金智英?(西方世界有没有金智英这个人物)

发布:2024-10-03 浏览:44

核心提示:今年就看了两部韩国电影,《寄生虫》和《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比一部难受。据我一位曾在韩国留学多年的朋友说,你要去韩国生活一段时间,就会知道《寄生虫》里描绘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阶级固化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但我没在韩国生活过,旅行时最大的印象是水泄不通的化妆品专卖店和脸上绑着绷带的女孩。《寄生虫》给我带来的魔幻感和冲击,建立在自洽的故事情节和演技上。但《82年生的金智英》正好相反,故事情节、拍摄手法、演员演技都算不上多独特,但是却能激起广泛的共情。这部电影改编自《82年生的金智英》韩国作家赵南柱的同名

今年就看了两部韩国电影,《寄生虫》和《82年生的金智英》,一部比一部难受。
据我一位曾在韩国留学多年的朋友说,你要去韩国生活一段时间,就会知道《寄生虫》里描绘的生活是真实存在的,他们的阶级固化比我们想象的更严重。
但我没在韩国生活过,旅行时最大的印象是水泄不通的化妆品专卖店和脸上绑着绷带的女孩。
《寄生虫》给我带来的魔幻感和冲击,建立在自洽的故事情节和演技上。
但《82年生的金智英》正好相反,故事情节、拍摄手法、演员演技都算不上多独特,但是却能激起广泛的共情。
这部电影改编自《82年生的金智英》韩国作家赵南柱的同名小说,2016年甫一出版,就在韩国创下了50万多册的销量。
剧情非常平淡,也真实得可怕:金智英一直按照社会规范下的女性身份生活,在娘家孝顺谦让、在职场上温顺隐忍,在家庭事事以丈夫孩子为先。
直到一天,这种生活把她逼出了精神疾病(不剧透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小说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封面无一例外都很丧。
电影里女主的遭遇包括但不限于无条件忍让弟弟(重男轻女)、从小被教育受害者有罪论(遇到暴露狂要先反思是不是自己裙子太短)、工作上要忍受差别对待和性骚扰、做了家庭主妇便是“妈虫”、要对赚钱的丈夫心存感激、在婆家小心翼翼地像佣人等等。
据说这部作品是作者在韩国采访了60多位“金智英们”创作出来的。
千万别被韩剧里的“野蛮女友”洗脑,但凡对韩国社会有些了解的,都知道韩国女性的地位比日本女性高不了多少。
影片试图探讨的是性别不平等带来的种种恶和反噬。
但我在许多妈妈群里看到大家探讨最多的,还是家庭主妇和养育孩子的问题。
的确,育儿这件事,最容易把各种矛盾最大化,大部分主动或被迫成为家庭主妇,也都是在有了孩子之后。
更糟心的是,大部分女性的另一半还不及孔刘(影片中金智英丈夫的扮演者)的十分之一。
孩子,绝对是婚姻的一道坎儿。
两人感情甚笃时养育孩子,可能有一半的成功率;如果指望孩子挽救感情,只会是两人关系的催命符。
我有两对朋友,都是在孩子不到1岁时离的婚。
且不说顺产、剖腹产、喂奶遭的罪。
光是睡眠这事儿一想起来,就能打消好多人生孩子或生二胎的念头。
怀孕的时候只能侧躺、后期为了防腿肿还要把腿垫起来,加上尿频、间断性抽筋儿,这觉怎么睡?生完了,孩子夜里是要吃奶的,频繁的时候两三个小时醒一次,其实狠狠心喂顿奶粉是可以睡整觉的,但这时会有各种各样的人来说,“喂奶粉就是喂毒药”,还建议你白天跟着孩子一起睡,这样能补充睡眠。
每当我听到这话就想翻白眼儿,你睡一个我看看。
断了奶,孩子夜里起来上厕所,习惯性地也是叫妈。
反正我是从一个曾经睡得死沉死沉的,变成了现在几乎没有深度睡眠的人。
我也不避讳自己产后抑郁过两周,极度易怒、消沉,真心觉得生活没指望。
后来和生过孩子的朋友聊天,大家多少都有这种症状。
想和家人倾诉,但羞于启齿或得不到理解。
我写过一篇文章聊产后抑郁(戳蓝字复习),起因是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没熬过抑郁症的痛苦,离开了人世。
都说生孩子能激发出母性,让你舍不得离开孩子,我的真实感受是,出了月子就想去上班。
当过妈的,都有体会,一般的工作都比带娃轻松。
我最喜欢的绘本是《让我安静五分钟》,天知道,孩子永远是天使和魔鬼的混合体。
当然工作也有工作的难处。
只要“孩子必须女性来生”这件事无法改变,那就很难实现男女平权,至少在职场中是这样。
找工作一定会看女性的年龄,年轻且没结婚的还好些,面对已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无论你是否诚实回答,他们已经在心里有答案了;如果生过了的,还要看你是否有生二胎的打算,如果二胎都生了,对方心里基本给你打上了“社会属性已终结”的标签,因为你的家庭负担太重了。
我们之前所在的公司有那么两三年的时间,接连有女同事怀孕生子,有位领导当着我们的面说“这个部门是超生游击队”。
这位领导也是女性。
我自己做过中层,同为女性,我也会在心里默认有孩子的女性不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工作上,孩子小时要照顾,孩子上学了要陪着写作业。
即便工作机会如此,在我亲近的朋友当中,也只有一人放弃了工作,去当家庭主妇。
在中国,许多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家庭主妇是高危职业。
说句不好听的,家庭主妇出国连办旅游签证都比别人更困难。
但在难以两全时,女性先做出牺牲好像是理所当然的。
因为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男生更聪明,做事情更专注,在每种行业里做到卓越的都是男性。
连我自己在纪念结婚10周年发微博时,都是在感谢张老师不曾让我体会过丧偶式育儿。
但其实,孩子是共同的,为什么要感谢?到澳大利亚以后,最大的感受是这边男性带娃的比例好高啊。
有个官方统计,澳洲爸爸们平均每周工作75小时,其中46小时是有薪水的工作,16小时用于家务劳动和13个小时用于照顾孩子。
而澳洲妈妈们平均每周工作77小时,其中只有20小时是有薪水的工作,有30个小时是用于家务劳动以及27个小时用于照顾孩子。
虽然按时间算,女性对家庭的付出仍然是男性的2倍,但在塔州,这个工作机会相对稀缺的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父亲的出镜率非常高。
我和张老师有分工,关于柯南上学的事都由我来负责。
所以我会接他上下学,带他去找同学玩,参加学校活动,直到有一次柯南的一个同学问:Garry,你没有爸爸吗?我告诉张老师之后,我们开始反思,现在是轮流接送孩子,学校的活动尽量两个人都出席。
虽然我没有女儿,但有时也会注意澳洲对女孩的教育。
在这里,克制、隐忍、不张扬从来都不会被当做女孩的必要品质,爱美也不是危险的,男女平权不是让女孩子成为男孩子。
前两天幼儿园结业,老师挨个问孩子们的愿望是什么,柯南的一位女同学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当家庭主妇,做好吃的东西,生很多孩子。
老师把答案写在小黑板上,让她举着拍照留念,并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吃到她做的美食。
澳洲有个全职妈妈在网上分享带娃日记,有兴趣的可以搜索“Happy Grey Lucky”。
在澳洲当家庭主妇是有保障的。
如果婚内有孩子,妻子对家庭和孩子的照顾可以算作非财产性贡献,一旦离婚,根据结婚时间长短,可以拿到50%左右的财产。
法律是社会的镜像:在美国,家庭主妇属于正式的职业范畴,有完备的政策保护和稳定的福利保障;德国全职妈妈每月能领到至少300欧的津贴;加拿大平均每个孩子每个月可以拿到800加元;瑞典的爸爸有长达240天的带薪陪产假,如果没带够,拿不到政府支付的工资。
但在我们东亚,还有很多的“金智英们”没有被看到。
一部讲女性性解放的《送我上青云》,就让男性觉得“被冒犯了”,朱丹的口误也归结到“一孕傻三年”,还有雷佳音对汤唯尿频的调侃。
好在,这个一个女性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的时代,大家越来越有做选择的底气。
无论在什么时代,更爱自己都不羞耻。

  • 收藏

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上一篇:交稿还剩3天!杭州今年最美的荷花图可能都在这里了(杭州 荷花) 下一篇:[太原沐林装饰]新房装修预算不足怎么办?装修如何省钱呢?(太原沐林装饰)

一键免费领取报价清单 专享六大服务礼包

装修全程保障

免费户型设计+免费装修报价

已有312290人领取

关键字: 装修设计 装修公司 别墅装修设计

发布招标得免费设计

申请装修立省30%

更多装修专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