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年,康熙喝醉了误入辛者库,无意中看到一个娇羞的小宫女,当即临幸了她,因为这次意外,小宫女怀上了龙种。
辛者库这里居住着两类处境悲惨的人群:一类是原属贱籍的包衣奴才,他们一生往往服务于皇家,地位卑微;另一类则是那些因犯下某些错误或罪行而被剥夺贵族地位的罪奴。
一道疲倦但又微带好奇的身影悄无声息地穿过皇宫的长廊。
康熙,一位普通的眼光不能理解的帝王,在这个不寻常的夜晚,在辛者库的昏暗之中发现了万琉哈氏。
万琉哈氏不是传说中的凡人,她与那些寻常的宫女不同,她的眼中闪烁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光芒。
她拥有一种使人无法抵抗的魅力,即便是深不可测的康熙帝也被吸引。
万琉哈氏自小生活在一个不为外界所熟知的封闭环境中。
她,出身于内三旗包衣家庭,家世虽卑微,却拥有一副出众的容貌和一颗宁静的心。
在1675年的选拔中,她凭借着那种特有的安静与淡然,吸引了选拔官的眼球,成功进入了那座金碧辉煌的皇宫。
不同于外八旗选秀女的世家背景和未来的荣华,内务府选秀女大多出身普通的包衣家庭,她们虽然被称为“秀女”,然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皇宫淑女。
她们的日常工作多与宫廷的细微劳作相连,如清扫、烹饪、梳洗和侍候高贵的嫔妃等等。
万琉哈氏也不例外,进宫后的她与其他的宫女一样,默默无闻,从事着那些不为人知的辛勤劳作。
然而她不同的是那一双洞察入微的眼睛,仿佛能够洞悉这宫廷中的一切冷暖、悲欢。
她以一种独特的平和与优雅在宫中安静地度过每一个日子。
直至那个不平凡的夜晚,万琉哈氏的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万琉哈氏来说,她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次意外的临幸,更是一次命运的转变。
当她得知自己怀上了皇子,她的心中充满了混合的情感。
康熙帝,虽然将她升至庶妃的地位,却也注定她进入了深宫的复杂旋涡。
在这漩涡中,她与她的孩子胤祹,像是漂浮在无边的大海上,不确定未来的方向。
孩子被送到苏麻喇姑的怀抱,万琉哈氏心中的裂痕更加明显。
她经常在静夜里,凝视着那月光下的皇宫,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愁。
然而,生活总会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其不可预测性。
胤祹在苏麻喇姑的照料下茁壮成长,而万琉哈氏也在那个封闭的空间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苏麻喇姑也许看穿了这位年轻母亲的心思,她借着与孝庄太后的私谊,安排了万琉哈氏偶尔能与她的儿子相见。
那些短暂的时光,对万琉哈氏来说就如同重生一般。
在那些相会的日子里,万琉哈氏教导胤祹关于母爱、关于人性、关于生活的艰难。
她希望这位皇子能够理解,尽管他身在皇宫,却也不能忘记那些普通人的生活与情感。
而胤祹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体悟到母亲的用心。
这种感情也许会影响他未来的选择,当他面临权力与人性的抉择时。
在康熙时代,她虽被册立为“定妃”,但她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有显著的改变。
当康熙帝逝去,雍正继位时,万琉哈氏的地位并没有因前皇的驾崩而动摇,反而,雍正在成为皇帝之后,将她的地位由“定妃”进一步升格。
然而,即使身处尊贵的地位,万琉哈氏的内心深处,那份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怀念从未消散。
随着时光的流转,万琉哈氏的容颜渐显沧桑,而宫廷中那些曾经熟悉的面孔或逝或老。
在那一刻,胤祹下定了决心,他要带走她,带她走出这金碧辉煌却充满寂寞的宫廷,让她在余生之年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母亲,”胤祹低声地说,“是时候离开这里了,您应该享受生活的。
”万琉哈氏看着眼前这个已经成熟稳重的儿子,心中涌起了无尽的感慨。
她点了点头,用颤抖的手抚摸着他的脸庞:“好,我的孩子,我们走。
”在她余下的日子里,万琉哈氏过得宁静而充实,每一天都被浓浓的亲情所环绕。
而那座金碧辉煌的宫室,在她的记忆中,变得越来越模糊,只剩下那些与亲人们的温馨时光,永远定格在她的记忆深处。
1757年,万琉哈氏在王府里去世,享年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