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钢筋的计算和对量1.楼板钢筋计算楼板钢筋主要分为:1、受力筋 (底筋、面筋)2、支座负筋 3、分布筋 4、温度筋5、附加钢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6、措施钢筋(撑脚钢筋、板垫筋)。
2、温度钢筋计算依据 GB50010-2002 中 10.1.9 ,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 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板温度筋计算温度筋长度计算: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150)温度筋根数计算:根数=(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温度筋间距-1板锅底状变形与最佳配筋 工人找活点击(1)图左:板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锅底状变形(2)图中:1/2起步布置不符合变形法则(3)图右:中间加密才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与变形吻合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变形比较楼盖体系的特征和作用楼盖相当于水平隔板,它不仅聚集和传递惯性力到各个竖向抗侧力子结构,而且要使这些子结构能协同承受地震作用。
楼盖的刚度可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水平力的有效传递。
下列部位须配置双层双向板钢筋(1)顶层板(2)地下室顶板(3)转换层(4)平面复杂的楼层(5)开洞过大的楼层。
(6)房屋的外角。
(7)管线密集的楼板。
(8)其它 工程招工点击质量触目惊心,板负筋形同虚设!双层双向钢筋刚性好!3、板受力筋计算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长度=净跨+伸进长度*2+弯勾6.25d *2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
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其它情况伸进长度=max(≥12d且≥梁(或墙)宽/2 )伸进长度≥La(锚固长度)伸进长度=过墙(或梁)中线+5d伸进长度=梁(或墙)宽-保护层伸进长度=到墙(或梁)的中线板底钢筋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4、板负筋计算板负筋长度的计算伸到或超过梁中线加弯钩,总锚长达到la .至支座中线能满足>=0.4la时即可弯折,不必伸至对边再弯。
支座是砼墙时不必弯折。
负筋是一级钢不必做弯钩。
负筋长度=锚入长度+弯勾+板内净尺寸+弯折长度板负筋的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一个保护层第一根钢筋距梁角筋为1/2板筋间距5、分布筋计算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方式二: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方式三:分布筋长度=按照负筋布置范围计算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方式一: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方式二:分布筋根数=负筋板内净长÷分布筋间距+1中间支座负筋长度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水平长度+弯折长度*2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计算长度=轴线(净跨)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搭接长度*2+弯勾*2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向上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向上取整)+16、板带钢筋的计算板带钢筋算法(1)柱上板带上部、下部纵筋伸入支座LA;(2)跨中板带上部纵筋伸入支座LA,下部纵筋伸入支座MAX(HA/2,12D);(3)柱上板带受力筋根数=板宽/间距+1;(4)跨中板带受力筋根数=板宽/间距-1.(5)柱上板带暗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为L/4.(6)无柱帽板带的板底钢筋宜在距柱面2LAE外搭接且有垂直于板面的弯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