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陶瓷资讯」可快速关注欧蒂娜陶瓷、陶卫网冠名据报道,英国Pro Dem拆迁公司近日在拆毁一座位于多塞特郡桑斯伯恩市(Southbourne)的旧房子时,发现了多块稀有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荷兰代尔夫特瓷砖,总价值竟然高达5万英镑(约49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拆迁队是在一面假墙的后面发现这些瓷砖的。
当时,Pro Dem拆迁公司工程队的工作人员在将壁炉后面的一面用砖做成的墙推倒后,意外发现了藏在墙后面的这些瓷砖。
显然前面的砖墙显然是一面假墙,只是为了保护后面的这些瓷砖。
根据合同,该工程队可以保留所有在房中发现的财产,这意味着他们发了一笔意外之财。
现场瓷砖为白地手绘蓝花,类似中国的青花瓷,根据花纹可以辨别它们是一种产于荷兰南荷兰省代尔夫特的著名的代尔夫特蓝陶。
而这所正在拆迁的房子传言是维多利亚时期风景画艺术家亚瑟·贝尔(Arthur Bell)曾经的住所。
代尔夫特蓝瓷被认定为荷兰的国宝,荷兰女王和国王经常用蓝瓷作为出访其他国家馈赠的礼物。
在陶瓷界,它是属于非常稀有的品种。
而面对这些具有时代意义的瓷砖产品,市场估值每块价值就超过1千英镑(约9700元)。
代尔夫特是一个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小镇,因代尔夫特蓝瓷而出名。
代尔夫特的陶瓷众所周知的特点是其器物的细腻和表面釉料的质感,这层含锡的白色珐琅釉完美地使荷兰的陶器在视觉表现上更接近中国瓷器,而且被非常广泛地在欧洲各个地区推广。
最初,在荷兰生产的器物,其原产地都很难被确认,也被称为"荷兰原始彩陶"。
1602年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创建了在远东和荷兰之间的实质性贸易,利用开普敦航线,欧洲大量进口了中国的瓷器。
当时亚洲陶瓷的价格非常昂贵,促使代尔夫特陶瓷开始模仿、仿制亚洲瓷器, 十六世纪未,荷兰踏入黄金时期,荷兰东印度公司努力扩张亚洲市场,他们把中国精美的青花瓷器带回国,整个荷兰为之着迷,但1647至1665年间,中国内战频繁,以往供给海外的中国外销瓷一度断供。
于是,十七世纪开始代尔夫特的陶瓷业者便把握机会,工匠们开始使用当地的黏土仿制中国青花瓷器,并开始发展他们自己的陶瓷设计,后经改良发展出独具一格的荷兰的国宝“代尔夫特蓝陶”(Delft B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