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跟大家盘点完汉服的服制款式,今天忍不住去某宝搜了一下古风头饰,贫民窟女孩看得泪流满面,简直不要太美腻了!秉着不能一个人心碎的原则,这里跟大家聊一聊这些头饰能有多好看!辛夷手作家的 鹿鸣首先,要提一下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对簪的概念还是很笼统的,所以,在这里一定要先向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的各类头饰。
古人很重视头发的修饰。
发式是妇女头部的重要装饰,能增加其仪容的俊美。
古代妇女发式造型的变化,极为富丽而多姿,历代相承,不断变化,从简至繁,又从繁复简,往返交替,有关记载甚多,仅就《髻鬟品》记载就不下百余种。
古代头饰,可分类为:笄(ji一声),簪,钗,华胜,钿,步摇,梳篦(bi四声)、发环、扁方、凤冠笄古时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弁,冕(mian三声)。
最初的笄,基本形态呈圆锥或者长扁条状。
笄身与笄首一般是分制的,笄身插入笄首合装后使用,男女都用笄。
曾在河姆渡遗址出土。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玉笄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时候就用笄将头发绾(wan三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
簪秦汉以后,笄才被叫作“簪”。
唐时出现玻璃、琉璃簪;宋代发簪以金银珠翠为主,有了花、鸟、蝴蝶等形状;清出现镶嵌工艺,便有将珍珠、宝石潜入金银材料中,款式和色彩也更加丰富。
寻簪记家的 行香子根据个人呢身份和喜好,妇女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
民间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
青雀记家的 玉娆中国古时男女都会用簪来固定发冠,亦有把笔插在头上,方便随时记事,称为簪笔,日本女性的传统发型也常用簪作装饰。
朝鲜妇女穿着韩服时,会用簪插在发髻。
晚风庭家的 梅隐香簪和钗的区别钗钗为珠翠和金银合制成花朵或其他造型的发钿,由两股簪子合成,形似叉, 使用时安插在双鬓。
风雪初晴家的 雨霖铃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
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愫心品家的琉璃仿花钗最有名的莫过于白居易的《长恨歌》——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华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华丽的头饰。
古代华胜古代华胜钿钿子是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上面嵌有金花, 点翠 ,宝石,以及多种名贵珠宝。
分两种, 一种为实用钿,用来固定头发,无各种珠宝,一种为装饰钿,镶嵌各种珠宝,具有装饰性。
古代钿子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
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
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
霜翎阁家的钿子步摇顾名思义,其行步则动摇,一般形式为 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垂有流苏或坠子。
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 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
兰亭别院家的 碧霄巷北小筑家的 长歌行梳篦(bi四声)梳篦是理发的用具,古时人手必备之物,尤其妇女,几乎梳不离身。
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 至唐更盛,这种梳篦常用金、银、玉、犀等高贵材料制作。
宋银篦汉代的呈较长马蹄形,纹饰一般以云气纹为主,间有入羽鸟兽等;唐代的呈马蹄形,下部略宽;宋代的为月牙形。
古代的梳篦多为木制或竹制以及名贵物料制作,如金、银、象牙、犀角、水晶、玳瑁、锡、嵌玉镶珠等材质。
马蹄状梳篦发环妇女梳的环状发髻。
扁方扁方,俗称“旗头”。
为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
清金镂空镶珠扁方晚清宫廷梳“大拉翅”所用的扁方有的长达一只二寸。
清宫的翡翠扁方有的碧绿如水,有的则在翡翠上镶嵌金银、碧空寿字、团花、蝙蝠等吉祥图案。
这种珍贵的翡翠制作的扁方,戴时贯穿横扁簪的发簪中,那翠绿色的玉色与漆黑的头发,强烈的对比色调造成特殊美的效果。
清金镶珠镂空扁方凤冠古代皇帝后妃的冠饰,其上饰有凤凰样珠宝。
明朝凤冠是皇后受册、谒庙、朝会时戴用的礼冠,其形制承宋之制而又加以发展和完善,因之更显雍容华贵之美。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
孝庄皇后凤冠现代古风头饰现在市面上的古风头饰,除了一些古董、婚礼头饰外,大都以简洁大方,赏心悦目为旨。
其中融合现代元素如小动物造型,还有各种材质;还有发夹款式,简易佩戴,与当代汉服尤其搭配。
寻簪记家的 蓝凤凰辛夷手作家的 玉面今天的介绍就到这啦,雨霖铃和梅隐香真的超好看呀,感觉入了汉服坑真的爬不出来了,大家有什么补充推荐欢迎评论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