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伍麦叶的熏笼精】 近期观察者网发布了姜维公先生的《“东洋史观”“内亚史观”“新清史观”……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国外错误史观?》,拜读之后非常受益,解除了个人的很多困惑,随之发生了一些感想。
据我的观察,现代西方打造了一套庞大且完整的世界史观——历史叙事与意识形态建构融为一体,其中欧亚大陆史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那套史观是一套通俗版本的历史,内容简单粗暴(以下简称“俗版西史”),似乎从没有历史系的严肃学者赤裸裸加以阐述的专著,也没有专业历史学者用学术专著阐述其中的零件——例如下面将要介绍的“中国人与野蛮人、野人”三元划分、“中国人与野蛮人”二元对立。
然而,玄妙的是,在西方,俗版西史却是“最为真实的历史”,是一切历史之“母”,成了知识分子们的“基础知识”,成了他们思考世界的“前提”。
那套史观是如此之“自然”,如此之“真实不虚”,如此之为“世界本相”,以至于历史学家们会在分析与写作中“自然地”以之为原则。
实际情况是,没有西方学者肯用专著明白地把那套史观讲述一遍,但却在笔下随时这儿那儿地流露出来,以致我们不得不像侦探一样,在各路作者的行文里追寻蛛丝马迹,把那套史观拼凑出来。
也就是说,在西方的历史学里,藏着一套具体历史之下的“原则性历史”,或者说“历史原则”,也许可以称为“元叙事”。
在相当多的学者的作品里,表面讲述一国一地一时段的历史,严谨地遵循学术规范,但下面却藏着那套“原则性历史”。
那套史观有异乎寻常的溢出效应,越是在严肃的史学界之外,越有权威性,成了各路精英的“知识基础”,类似“二加二等于四”,是思想的前提。
在十九世纪直到今天的国际政治中,该套史观是帝国主义者的趁手工具之一,在西方以外的世界,譬如中东,也成为“真实的历史”,成了知识分子们的“基础知识”。
中国人与野蛮人二元对立姜维公先生文章指出,西方史学界“将‘游牧-农耕’‘内亚(内陆亚洲)—汉地’异化为‘永恒的对立’”,为我们忽视的是,在俗版西史里,上述对立与另一项对立联通——中国人与野蛮人的二元对立。
在现代西方,barbarian是一项重要概念,我们轻快地对译为“蛮夷”,是犯了严重错误。
我们还误以为,关于barbarians,只设定了一种对立,即文明与野蛮/文明人与野蛮人的对立。
殊不知,在西方现代文化里,同时至少存在着另外一对对立,那就是中国人与野蛮人的二元对立。
长城在西方视角中被视为“野蛮人”和中国的屏障(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