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这几年一直因为各种负面新闻被广大网民所诟病。
从“莆田系”医院事件,到“百度血友吧被卖”,再到“魏则西之死”事件,将百度一次次的推向了舆论的中心。
2000年,李彦宏从硅谷回国,自此中国互联网有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百度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如今,每日5.8亿次搜索量的百度,已经远远超过每日4亿次搜索量的Google,成为了全球第一的搜索引擎。
百度,在给我们的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困惑,而困惑背后折射出的,恐怕就是公众对百度搜索结果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公众开始远离百度搜索。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搜索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百度搜索用户满意度7.9分,位居2016上半年中国移动搜索用户满意度第5位。
尽管百度搜索仍然是用户最常用的搜索引擎,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像阿里巴巴,搜狗等这样的公司正在一步一步的发展壮大,最终去抢食百度的搜索市场。
而在2014年百度推出了百度口碑,用用户评价的方式来标记企业或者网站的服务,似乎是百度希望通过评价体系的构建,重新赢回公众的信任。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百度口碑是以商家口碑为主题的UGC聚合互动平台,汇聚了来自真实网友、行业专家、法律顾问、媒体的商家口碑内容,也有来自商家的反馈。
严于律己才能做到公正公平有意思的是,百度口碑上,百度自己产品的好评率竟然没有达到80%,其实也并不奇怪,我相信真实的民意应该更低。
网民评价数量达到了5万人,如果单纯从样本特性角度上去考虑,这个样本得出的结论应该还是比较准确的。
但这些数据肯定并不能完全反应出民意对百度的真实满意度。
或者说,百度口碑这个平台目前还不具备引导公众的能力。
再来看看京东的口碑评价京东商城根本没有入驻百度口碑,而150多条的消费投诉也似乎说明了京东商城未入驻的原因。
诸多大牌的未入驻,是因为对百度口碑的不信任还是无法面对大众的评价反馈呢,我们不得而知!从众多的消费投诉和点评来看,似乎百度口碑真的是准备建立一个线上的公众评价体系,用以对企业的品牌和产品进行监督。
如果我们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这次百度敢于把自己真正的置于大众的点评之下,至少说明百度有面对错误的勇气。
至于是否能够如我们期望的那样,多从产品的体验上改变,真正提供对用户有用的信息,我们也只能期待时间去证明。
百度口碑“谋”的是什么百度是一家商业公司,不可能做一款纯公益的产品,而不考虑这款产品对于百度自身的利益。
百度搜索首页提供的搜索结果中,会直接显示商家的评价链接。
该链接直接跳转至百度口碑,这样的评价更能够让消费者信服。
因此,可以看出,百度口碑的确是百度改善搜索技术的一部分。
从侧面上来说,百度口碑也在为百度创造利益和价值。
一方面,通过建立口碑平台取悦消费者,构建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让企业更加依赖口碑平台,主动维护口碑信息,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这种一举两得或者多得的事情,我相信才是百度口碑真正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