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政区划方面,任城区、兖州区是济宁市的两大市辖区,且前者的城区是济宁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开发区是市属功能区,不在行政区划之列)在市辖区板块中,如何简单形容任城区的城区扩张、资源布局的主导方向?提及这个问题,那么向北、向西发展堪称真实写照。
向北,即以老城区为起点向北在任城大道以北、火炬北路以西、国道105以东的范围内打造任城新区(又在网络上被称作济北新区)。
任城区政府、任城区政务服务中心、任城森林公园、任城湿地公园、任城区疾控中心、济宁实验初中、成规模的居住区、商务楼宇等均分布于此。
向西,即在京杭大运河西岸的安居街道开发建设运河新城,虽然居住区的建成规模至今不大,但已形成以商贸物流为主的功能性区域。
例如济宁豪德商贸城、美恒国际汽配城、美恒二手车城、运河一号食汇城以及诸多汽车销售企业。
要说任城区的城区主要向北、向西发展,不少网友都疑惑了,城区东部的济宁高新区、南部的太白湖新区在发展力度和变化幅度上明明比北边西边更大,而且这些地方都以任城区境内为主,为什么不说任城区是重点向东、向南发展的呢?为什么说任城区的城区称不上重点向东、向南发展?因为这两大区域的开发建设、经济事务、社会事务等职能并不在任城区先看位于老城以东的济宁高新区,若单从行政区划范围来看,它辖区内的洸河、柳行、接庄位于任城区,但按照济宁市的实际管理体制来划分,济宁高新区并非任城区的下级机构,而是直属于济宁市本级并由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济宁高新区管委会直接管理,社会、经济、开发建设等事务自成一体。
在这种情况下,高新区如何开发建设、如何发展经济、社会事务如何管理等已不在任城区的权限范围,任城区并不能在济宁高新区“跨区作业”。
位于城南且依托许庄街道、石桥镇的太白湖新区同样直属于市本级,且被赋予独立的社会、经济、开发建设等职能,且新区不仅承担着济宁“新城区”的身份,其建设水平也决定了济宁中心城区的上限。
在剔除被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代管区域后才是任城区的实管范围。
任城区为何重点向北、向西发展?一、属实“别无他法”高新区、太白湖新区的范围使得任城区的城区没有向东、向南扩张的空间。
这种情况下,向北、向西成了仅剩的选择,虽然城区以北也有一定规模的煤炭塌陷区、采空区,但任城大道与戴庄之间尚有不小的空间可供任城区向北。
二、向北既能减少竞争压力,也能让任城自己的新老城之间不出现割裂感可能有网友会说,既然是建设自己的“任城新区”,任城为何选择了城北,而非城西的运河西岸呢,这样就相当于把运河西岸开发出来形成滨河型城市了。
从理论上说可以选择在城西做任城新区,但结合但现实看,安居街道的一河之隔不仅是济宁老城区,东南方向还有着太白湖新区,那可是济宁市级资源重点打造的区域,打造标准、资源能级岂是区级资源能比?任城打造自己的任城新区,出发点不仅是打造出自己的新门面,更有着加强对北部乡镇吸引力的深意。
如果选择在太白湖新区的隔壁造新区,其身份与作用势必大打折扣,甚至会沦为陪衬。
再者,在老城区以北建设任城新区不需要跨过运河,只需连接上老城区的道路即可,新区更多层面上只是老城区的自然延伸。
三、向西以商贸业为主,能继续服务城区市场向西虽然有运河新城的规划,就目前的建设基础、房地产市场的行情而言,形成任城新区那般的规模并不容易。
而且各个商贸载体已经占据了绝大部分区域。
这里之所以商贸市场、汽贸企业集中,是因为运河以西的区域不仅背靠中心城区,且用地成本相对低一些,毕竟相关行业的占地面积相对较大,集中在老城区的成本又太高。
分布在运河西岸既有空间保证,又不影响服务城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