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害虫有几十个种类,目前研究认为,影响大豆产量的害虫主要有蚜虫、大豆食心虫、红蜘蛛等10余种。
大豆一旦受到虫害侵袭,不仅会降低产量,还会影响品质,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及时防治大豆生长过程中的虫害,是大豆科研工作者和大豆生产一线的科技人员都必须重视的课题。
由于大豆食心虫的危害在我国重要大豆产区——黄淮地区尤其严重,因此对它的防治也成了重中之重。
大豆食心虫是什么?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Matsumura)俗称大豆蛀荚虫、小红虫,隶属昆虫纲鳞翅目、小卷蛾科,食性单一,是造成大豆减产降低商品性的主要害虫之一。
大豆食心虫的成虫体长5至6毫米,翅展12至14毫米,黄褐至暗褐色。
前翅前缘有10条左右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中央银灰色,有3个纵列紫斑点。
雄蛾前翅色较淡,有翅缰1根,腹部末端较钝。
雌蛾前翅色较深,翅缰3根,腹部末端较尖。
其卵扁椭圆形,长约0.5毫米,橘黄色。
幼虫体长8至10毫米,初孵时乳黄色,老熟时变为橙红色。
蛹长约6毫米,红褐色。
腹末有8至10根锯齿状尾刺。
大豆食心虫幼虫和成虫(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