贲姓 贲。
1.bì。
1)褒义词。
(1)贲临。
2)文饰,美饰;装饰,引申指有光彩。
2)贬义词。
颜色斑杂;不纯。
3)六十四卦之一的离下艮上,象徵着可以有小利。
2.bēn。
1)动词。
(1)通“奔”。
指奔走,快跑,急走;所(向)往。
引申为“勇猛”。
如:虎贲,古时指勇士;贲士,敏捷善战的勇士;贲石,指古代勇士孟贲和石蕃;贲育,指古代勇士孟贲和夏育。
朱熹注《孟子·公孙丑上》:“夫子过孟贲远矣。
贲,音奔。
孟贲勇士”(2)勾结;逃亡。
如:(奔走溃散)。
(3)流星,如:奔流;贲星。
(4)扩张突起;兴奋。
如:贲张。
2)名词。
(1)贲门,中医指胃上端的开口。
(2)古县名。
西汉置,治今云南省蒙自县东南。
3)姓氏。
宋版《百家姓》称,贲,姓氏念“bēn(第2音)”。
贲姓有10多个源头:一是来自鲁国县贲父的后代。
二来自晋国苗贲父的后代。
三是来自戎族氏族。
四是来自秦国嬴姓的后代。
五是来自两周时期特殊称谓者等。
3. fei。
姓氏,汉代有开国大臣、将军、诸侯王(后造刘邦反)的贲赫。
4.fèn(4音)。
姓氏。
有五六个源头,如: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改汉姓单姓贲氏者。
5.fén(3音)。
1)指隆起。
(1)旧通“坟”,引申为“大”,儒:贲鼓。
2)同“偾(A.扩张突起。
B.损坏,破坏)”,如“贲军”,亦作“偾军”:(1)使军队覆败。
(2)指溃败的军队。
注:上述5个读音《辞海》皆有,且多有简义。
误例:①《现汉》仅有前两个读音,且姓仅有“bēn”,音建议将后3个(起码第3个)读音补入。
②邓启铜《易错易误的词》(第45页),称:“‘贲鼓’容易错写成‘偾鼓’。
”③《2014年<人民日报>列举的66个容易读错词语》,称:“贲:因为《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注音‘bì’或‘bēn’,故十之八九的人把‘贲(fēn)鼓(大鼓)’读为‘bì鼓’或‘bēn鼓’。
” ④邓启铜《易错易误的词》(第46页),称:“‘贲军’容易错写成‘愤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