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 年,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多特蒙德市开幕,这场比赛汇集了来自 38 各国家的 240 名优秀选手。
比赛前半程,中国队发挥出色,男团首次闯入四强,周恩来总理每天无论多晚都要亲自过问比赛情况。
然而在八进四的比赛中,中国队员相继失利,容国团成为男单比赛中硕果仅存的一员。
决赛的对手是匈牙利老将西多,西多曾经七次获得世界单打冠军,经验丰富且身经百战。
在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比赛中,21 岁的容国团毫不畏惧。
决赛首局,容国团处于落后,但他没有气馁,凭借顽强的斗志和精湛的球技,奇迹般地连扳三局。
最终,容国团一举夺得男子单打 “圣・勃莱德” 冠军杯,这也是新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59 年 4 月 5 日,在象征乒乓球男子单打最高荣誉的圣・勃莱德杯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
容国团手捧鲜花、奖杯的照片迅速登上了所有华人媒体的头版。
载誉归国后,容国团受到了 “民族英雄” 般的礼遇,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乒乓球代表团成员,周总理更是将容国团夺冠和国庆十周年并列为 1959 年的两大喜事,将新中国首次生产的乒乓球命名为 “红双喜”。
容国团的夺冠,不仅掀起了一波乒乓球热潮,更成为中国青年的模范,激励着无数人奋勇向前。
二、冠军之路的曲折(一)早期经历的影响容国团 1937 年 8 月 10 日出生在香港一个海员家庭,父亲容勉之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和团结的民族,给儿子取名 “国团”。
容勉之曾参加过广州起义和省港大罢工,是一位爱国人士。
容国团小时候在父亲的影响下,对祖国充满眷恋。
他 7 岁接触乒乓球,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在学校无人能敌,被封为 “乒乓小球王”。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容国团随家人回到香港。
由于家庭贫困,15 岁的他辍学去海鲜行做童工,工作辛苦但仍坚持去父亲所在的工联会俱乐部打乒乓球,技术得到很好的训练,成为香港数一数二的乒乓球高手。
1957 年,香港举行全港乒乓球锦标赛,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赛,一举拿下团体、单打和双打 3 项冠军,名声大振。
(二)艰难抉择与回归容国团在香港的乒乓球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他曾在与日本世界冠军荻村的比赛中获胜,但也因此遭到香港乒乓球总会的刁难。
总会要求他打假球,他拒绝后被处处针对,甚至在报名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时被动手脚而未能参赛。
郁郁寡欢的容国团对香港乒乓球总会失望至极,同时受父亲影响,对解放不久的内地心向往之。
于是他给广东省体委写信,表达报效祖国的强烈愿望。
广东省体委非常重视,给他寄去广州体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容国团收到通知书后,毅然收拾行装来到广州。
在广州体育学院,他受到热烈欢迎,也感受到了祖国对他的重视。
(三)大赛中的拼搏1959 年第 2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队员在比赛中纷纷被淘汰,唯有容国团进入决赛。
这场比赛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关注,贺龙发电报鼓励,周恩来总理每天过问赛况。
决赛中,容国团面对匈牙利老将西多,首局失利但毫不气馁。
他想到自己是在为祖国争取荣誉,鼓起勇气,增强信心,沉着应战。
在球队集体力量的帮助下,他吸取过去比赛的经验教训,运用自如。
最终连扳三局,以 3:1 击败西多,夺得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
这场胜利不仅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激励了无数中国人。
三、荣耀与传承(一)载誉而归的礼遇容国团夺得新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后载誉而归,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被视为民族英雄。
他的胜利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国家的骄傲。
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象征。
容国团的成功,让世界看到了新中国的实力和潜力,也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持续辉煌的贡献容国团并没有满足于一次的胜利,他在后续的比赛中继续为中国乒乓球队赢得荣誉。
1961 年,第 2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容国团再次展现出顽强的拼搏精神,帮助中国男乒夺得团体冠军。
后来,他出任国家乒乓球女队教练,肩负起了训练女团的重任。
在距离世乒赛仅剩四个月的时间里,容国团开始了改革。
1965 年,在南斯拉夫卢布尔雅那举行的第 28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由容国团培养的李赫男、梁丽珍在比赛中表现出色进入决赛对战日本队。
在最终决赛时,容国团派出林慧卿和郑敏之,并且最终以绝对优势击败了曾经六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日本队,夺得了第二十八届世乒赛女团冠军。
外电纷纷发表评论说,“容国团带队半年就获得了世界冠军,他不仅是一名天才球员,还是一个出类拔萃的教练,他又一次创造了历史!”(三)精神的激励容国团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2009 年以来,容国团先后被评为 “100 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获得 “最美奋斗者” 荣誉称号。
他的一生与拼搏相关,与中华体育获得的数个第一紧密相连。
如今,容国团的夺冠铜像立于广州体育学院的中心广场;学院乒乓球馆内,挂着一幅幅容国团拼杀时刻的图片。
容国团喊出的 “人生能有几回搏”,激励着几代中华儿女为国拼搏、顽强奋斗。
他的精神成为了中国体育界的一面旗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他的激励下,中国乒乓球队不断创造辉煌,中国也从此确立了世界乒乓强国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