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邹俭朴 姜雪兰)日前,新华社记者深入内蒙古根河市中国冷极点体验极寒天气,并实地测出零下50℃至零下60℃的气温,当地居民也测出零下58℃的温度数值。
那么如此低的温度究竟是用什么设备测出来的?气象专业人员又如何看待这样的温度数据?据当地气象部门介绍,根河市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腹地,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自然地理特点是高纬度、高寒冷。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使根河市成为著名的“中国冷极”。
进入1月份以来,根河市今冬最低气温不断被刷新,民间测出的低温更是让人感到震惊。
“我们在早晚温度最低的时候自己测温度,19日开始就特别冷,22日我们测出来都到零下58℃了。
”根河市“冷极村”村民曹树林拿着温度计对记者说。
村民所说的温度是否存在呢?为了一探究竟,记者决定从根河市气象部门借一套移动测温设备来试试,不凑巧的是,随着气象监测点的增加,当地气象局多数移动测温工具已经上交,剩下的几支专业温度计也已出现故障。
经过多方联络,记者终于从铁路部门借来了一只专业红外线测温仪。
经过实地测温,记者于22日下午16时40分左右在位于根河市金河镇的中国冷极点处测出了零下52℃至零下60℃的瞬间低温,而当日气象部门在金河镇监测点监测到的最低温度为零下48℃。
对此,根河市气象局气象台预报员侯海婷表示,从专业角度来看,由于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来自于放置在监测点百叶箱内的气温传感器,该仪器离地1.5米高,高度。
风速、辐射、湿度等多种因素作用,造成了记者实测温度与气象部门监测数据间的差异。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气象决策服务中心首席专家赵可新认为,随着监测技术不断进步,气象部门监测点逐渐增多,各地气温预报已越来越精确,但个别无监测点地区气温很可能与其他监测地区气温不同。
记者采访了解到,22日当天根河市气象台监测到最低温度的监测点距记者测温点大概有30公里左右。
侯海婷表示,其实记者测温点附近也有气象部门的监测点,但在罕见的极寒天气下,监测点的设备已受到影响,因此近日来并没有传回数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