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与郊野的边界越来越模糊野生动物进城现象频现虽然这是一种美好但当数量太多时画风就变成了这样↓↓↓上班、下班、甚至倒垃圾时都会频繁遇见这样也许就会变成一桩烦心事这样的“烦心事”小坊此前也曾报道过松江泗泾一小区来了几十只拖家带口的貉对小区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好在经过相关部门调控情况有所好转相信坊友们对于貉不会陌生它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是典型的“进城野生动物”它们似乎更喜欢和适应城市环境近年来在上海“貉丁兴旺”2019年,上海市林业总站、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研究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联合发起了“貉以为家”项目,并在2022年启动“貉口普查”并计算出了有貉分布小区的貉密度:被调查的50个小区中有22个有貉分布,平均每个小区有10.82只貉,平均密度为1.08只/公顷。
志愿者在调查小区时拍到的貉,佩戴了GPS项圈现在,上海究竟有多少貉?今年夏天启动的第二次“貉口普查”在今年11月26日发布了最新普查报告部分小区“见貉率”下降密度降低六成普查报告显示松江、青浦、闵行三个区的90个小区,有40个小区有貉出没,比例为44.4%,与去年基本持平。
300多人次市民志愿者和54位专业领队分组进行多次“地毯式”调查后,发现貉在上海扩张的步伐有所减缓,在社区里定居的貉的密度比第一次“貉口普查”有所降低。
貉的密度和遇见率,同比去年降低60%左右。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王放表示,以第一次“貉口普查”平均密度1.08只/公顷计算出的貉总数,与前几年研究团队预估的上海野生貉数量较为接近,约在3000只至5000只。
数量、分布密度更可控经过一年上海野生貉的分布密度是向更容易管控发展?还是向更难管控发展?第二次“貉口普查”的结论↓↓↓更可控首先是有貉小区的数量。
第二次调查涉及的90个小区中,40个有貉分布,有貉小区的比例与第一次调查基本持平,均在四成左右。
其次是貉的密度。
第二次调查中,40个有貉小区的貉平均密度为0.43只/公顷(最低0.07只/公顷,最高1.66只/公顷),调查人员遭遇貉的概率为1.15只/公里样线,相比第一次调查的1.08只/公顷、2.8只/公里样线,分别降低了60.2%和58.9%。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