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认知:自然界中大约有70多种金属,其中常见的有铁、铜、铝、锡、镍、金、银、铅、锌等。
而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结合而成,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
常见的合金如铁和碳所组成的钢合金;铁、铬、镍组成的不锈钢;铜和锌所形成的黄铜等。
▶金属材料分类: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含纯铁,含碳 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工具钢、高温合金、精密合金等。
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黑色金属介绍:铁是地球上最丰富且价廉的金属元素,几乎是所有的产业不可欠缺的基础素材。
从冰箱、厨具、洗衣机、汽车、铁道、电车、铁桥、船舶、电塔、楼宇、厂房、机械无不充斥着它的身影。
▶有色金属介绍: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常用的有色合金有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锡合金、钛合金、锌合金等。
作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业、建筑业、电子工业、航空航天、核能利用等领域。
▶金属金属测试方法汇总:传统测试方法火花源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火花源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俗称直读光谱法,是将制备好的金属样品块在火花光源的作用下,与对电极之间发生放电,在高温和惰性气氛中产生等离子体,被测元素的原子被激发时,电子在原子内不同能级间跃迁,当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特征谱线,通过测量该种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并且特征谱线的强度与元素的浓度呈比例关系,实现对待测元素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测试标准:GB/T 4336-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 24234-2009铸铁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ASTM E1086-2022用点对面激发技术对不锈钢作光学发射真空光谱测定分析的试验方法GB/T 11170-2008不锈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GB/T 7999-2015铝及铝合金光电直读发射光谱分析方法GB/T 13748.21-2009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方法测定元素含量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WD-XRF)是一种可以对多元素进行快速同时测定的仪器。
在X射线激发下,被测元素原子的内层电子发生能级跃迁而发出次级X射线(即产生X-荧光),采用晶体分光而后由探测器接收经过衍射的特征X射线信号。
如果分光晶体和控测器作同步运动,通过不断地改变衍射角,可获得样品内各元素所产生的特征X射线的波长及各个波长X射线的强度,并依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测试标准:ASTM E322-2012低合金钢和铸铁的X射线发射光谱测定分析法JIS G1256-1997钢铁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法JIS G1351-2006铁合金的荧光X射线分析方法GB/T 36164-2018高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GB/T 24198-2009镍铁 镍、硅、磷、锰、钴、铬和铜含量的测定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常规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测试标准:GB/T 223.X-2008钢铁及合金 X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JIS G 1257-2013钢铁.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是利用通过高频电感耦合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的光源来进行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方法。
▶测试标准:GB/T 20125-2006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SN/T 2718-2010不锈钢化学成分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YB/T 4396-2014不锈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JIS G 1258-2014铁和钢.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发光分光分析法GB/T 20975.25-2020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5部分: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5121.27-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7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GB/T 13748.20-2009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0部分:ICP-AES测定元素含量GB/T 12689.12-2004锌及锌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铅、镉、铁、铜、锡、铝、砷、锑、镁、镧、铈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GB/T 4698.21-2019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1部分:锰、铬、镍、铝、钼、锡、钒、钇、铜、锆量的测定 原子发射光谱法气体元素测试气体元素主要为碳、硫、氧、氮、氢,主要采用红外法和热导法测试。
▶测试标准ASTM E1019-2018钢、铁、镍和钴合金中碳、硫、氮、氧含量测定的标准试验方法GB/T 20123-2006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ISO 15350-2010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GB/T 5121.4-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4部分:碳、硫含量的测定GB/T 20975.26-2013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26部分: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GB/T 4698.14-2011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碳量的测定GB/T 20124-2006钢铁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常规方法)GB/T 5121.8-2008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氧含量的测定GB/T 4698.7-2011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氧量、氮量的测定GB/T 4698.15-2011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氢量的测定▶金属材料成分测试用设备